心脏术后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用药不当也会导致胃病
TUhjnbcbe - 2021/4/16 17:43:00

俗话说:“人吃五谷杂粮,哪有不生病的。”生病就要和药物打交道,但是,我们千万不要忘记:治疗疾病的药物也可以反过来导致疾病如胃病。

常见的容易导致胃病或对胃黏膜损害较大的药物有二大类。

1、以消炎痛、布洛芬、阿司匹林为代表的非甾体类消炎药。这类药物对胃粘膜均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发溃疡作用,使用不当可致胃出血或穿孔。

有些慢性胃病的病人,如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其胃粘膜本身有病变,防御功能不足,更易因服此类药物而加重病情。现在,很多治疗感冒的西药,也都含有非甾体类抗炎药,服后也能引起胃粘膜损伤。

发病机理是药物作用到胃粘膜后,损害胃粘膜,使组织前列腺素对维持细胞理化特性保护作用减弱,胃粘液和碳酸氢盐分泌减少,PH值降低,粘液屏障被破坏,胃粘膜细胞的脂蛋白层被溶解,导致粘膜下毛细血管损伤坏死和出血。

一些动物实验的结果表明,口服阿司匹林mg后10-30分钟,进行随意活检,可见胃粘膜广泛表浅性损伤,约占胃粘膜表面细胞的25%。

瑞典医生对一组服用小剂量阿司匹林者进行16-63个月的随诊期中发现,每天服用75mg者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1.6%。据说,由于在年做完心脏搭桥术后不得不长期服用阿司匹林,年前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因胃溃疡严重出血再次住院。

2、以强的松、地塞米松为代表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激素类药物能够影响蛋白质代谢,增加胃液、胰液及消化酶的分泌,削弱胃的自身保护作用,减低胃粘膜保护和修复能力,延缓胃表皮细胞的更新,较长时间使用可诱发或加剧溃疡病,引起胃肠道出血和穿孔。

另外,洋地*、碘剂、四环素、氯化胺、奎宁、利血平、组织胺等药物,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胃粘膜的作用。

//////////

药物导致的胃病的治疗方案:

一般来说,上述药物在胃病的急性期、活动期禁用,在胃病的稳定期、缓解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掌握适应症,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并尽可能减少剂量、缩短疗程,最好饭后服用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必要时可加用保护胃粘膜的药物(如硫糖铝、麦滋林等),定期复查胃镜。一旦有胃出血发生,要立即停用正在服用的上述药物,医院检查治疗。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

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用药不当也会导致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