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把身体都切开就不行吗?”
“头也要打开吗,遗体告别可怎么办呀?”
“所有的脏器都要取出来吗?”
常规的尸体解剖对遗体的“破坏”是很大的。作为法医,在解剖前的说明会上常常会听到死者家属类似的提问。因此解剖时,法医们也会考虑到死者家属的心情,尽可能谨慎地切开和缝合皮肤。
解剖时,法医们也会考虑到死者家属的心情,尽可能谨慎地切开和缝合皮肤。丨图虫创意
但为了探究死因,这些是难以避免的。有时为了明确损伤性质、损伤发生的时间或是造成损伤的原因,除了常规切口,还要进行额外的切开探查。由于实在难以忍受让死去的亲人再经历一次“伤害”,有些家属会选择不进行尸体解剖。虽然避开了他们眼中血腥的开膛破肚,但亲人的死因也就难以查明。
近年来,一种新的技术有望在不开刀或尽可能少开刀的情况下,让人们听到死者最后的声音。依靠影像学检查手段,“虚拟尸检(Virtopsy)”正逐渐得到探索。
它可以替代传统的手术式尸体解剖吗?
太长不看版:
影像学检查已成为很多西方国家死后常规检查项目。
虚拟尸检整合了多种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在不“破坏”遗体的情况下进行检验,信息能够长期留存、反复检验。
在骨折、心脑血管疾病和栓塞等死亡的检验中,虚拟尸检优势明显。
价格高昂、无法如实呈现体内情况等缺点,降低了虚拟尸检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其尚不能完全替代手术式尸体解剖。
最有希望的发展方向是影像学检查搭配针对性的局部尸体解剖。
虚拟尸检依赖于影像检查手段
虚拟尸检项目是由瑞士伯尔尼大学法医研究所最先提出和推进的,它是通过影像学检查仪器对尸体进行全身扫描成像,以虚拟化、数字化的形式替代手术式尸体解剖。
这一想法来源于年的一次考古研究,当时大英博物馆委托伯尔尼大学法医学研究所对一具近年前的木乃伊进行检验,前提是不对木乃伊造成任何损伤,先进现代的虚拟尸检由此诞生。
虚拟尸检是由以虚拟化、数字化的形式替代手术式尸体解剖。丨thalheimer-kuhl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