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家长请注意,宝宝胃痛常被误当肚子痛
TUhjnbcbe - 2024/12/19 13:29:00

孩子如果患胃病,有时候会感到不规律的腹痛,持续时间不一,而且有的溃疡还不一定伴有腹痛感,胃痛常被误当“肚子痛”这让早期发现确诊更加困难。患儿还可能觉得胸骨下方不舒服,部分紧张的家长甚至会担心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孩子胃痛常被误当“肚子痛”

除了一般胃病患者都会有的反酸、嗳气等症状之外,不同年龄的患儿,胃痛的感觉和表现也很不一样:

婴幼儿(满月~3岁)

他们还不能表达自己的感觉,一旦感到腹痛,往往会啼哭不止、食欲不好、厌食、呕吐、消化道出血等,还会有黑便、血便等症状。正因为婴幼儿不能自述病史,家长如果再粗心大意,或者对上述症状自行曲解和处置,医院的这个年龄段的患儿,往往病情相对严重。

学龄前(3~6岁)

儿童对腹痛已经有了模糊认识,但是仍不能准确区分疼痛位置。超过80%去医院就诊的学龄前儿童,都说自己是肚子痛,可是一检查,压痛点明显在上腹部。所以很多家长会在孩子的“误导”下怀疑是肠蛔虫在作怪,使得真正的病因迟迟未被发现。

学龄期(7~14岁)

患儿有时候会感到不规律的腹痛,持续时间不一,而且有的溃疡还不一定伴有腹痛感,这让早期发现确诊更加困难。患儿还可能觉得胸骨下方不舒服,部分紧张的家长甚至会担心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孩子胃病常见原因

1、父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Hp孩子容易得胃炎

引起小儿胃炎、溃疡的病原菌主要是幽门螺旋杆菌(Hp)。小儿溃疡,其中约有1/4是Hp感染引起的。

成人的Hp感染者,超过半数都是在儿童时感染的。Hp感染以“人—人”、“口—口”为主要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在家庭内有明显的聚集现象,父母感染了Hp,其子女的感染机会比其他家庭高得多。有的父母长辈在给婴幼儿喂奶时,先自己用嘴试试牛奶的凉热,还有的家庭所有成员共用一个漱口杯,中国家庭还不习惯用公筷,所有筷子都在一个盘子里夹菜,这些习惯都不同程度存在着Hp感染的可能。

2、油炸食品、洋快餐等高油高脂不健康饮食结构和习惯

洋快餐、油炸食品、可乐、咖啡……相比于每天的正餐,不少孩子更偏爱这类食品和饮料。不健康的饮食结构是造成儿童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咖啡、可乐等饮料,会刺激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油炸食品、洋快餐等高油高脂食物,则会给胃部带来很大负担。

除了饮食结构,孩子的饮食习惯同样需要格外重视。孩子挑食、偏食、厌食、饮食不规律,几乎是多数家长都曾经面对过的问题。年龄小的孩子乐于模仿父母,家长要注意培养孩子正确的饮食习惯,吃饭时不要做其他事情。而有些年轻妈妈自己就很爱吃零食,身边有了这样的榜样,孩子得胃病的机会也就更大。

3、换牙期胃病或由牙病起

不注意口腔卫生导致烂牙坏牙,也是不少胃病患儿的致病因素之一。儿童7岁左右门牙开始换牙,10岁左右臼齿开始换牙。这个年龄的孩子吃东西,往往来不及细细咀嚼就已经咽下了肚。这样的孩子如果感到肚子痛,首先就是牙齿的问题。

牙齿是消化食物的第一道工序,需要给胃“把好关口”。如果在嘴里没有被咀嚼到位,食物到了胃里,胃的蠕动和胃酸分泌也就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久而久之就容易出现问题。因此,妙手专家提醒家长,从小就应教育孩子保护牙齿,养成每天两次刷牙的习惯,尤其是睡觉前的一次。同时不提倡小孩子用牙签,给孩子剔牙时,应该用牙线替代牙签。

4、滥用退烧药损伤胃黏膜

孩子生病,不少家长爱擅自施药,这样可能适得其反,虽然暂时缓解了不适症状,却可能导致孩子的胃黏膜损伤。小儿胃黏膜的血管丰富,但是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少而且活力低,消化功能差。况且儿童的体质和胃黏膜的个体差异大,一些比较常见的抗生素和退烧药,成人服用问题不大,但是孩子可能受不了。更有家长看这种退热药没效果,就换别的药来逐个用,无意中将孩子的胃当成了“实验室”。

儿童生病用药时应该注意,尽可能选择对胃影响小的药物,以减少胃黏膜损伤。一些退热镇痛药可以放在餐后吃,或者同食一些护胃药,避免给婴幼儿空腹服药。给孩子去热也不一定非服药不可,还可以选择物理降温,但最保险的办法还是及时就诊,听取医生意见。

1
查看完整版本: 家长请注意,宝宝胃痛常被误当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