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艺术家,最平凉的文化名片
平凉有句俗语:“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使相邻的两个村子,风俗都可能会千差万别。平凉像是一个容纳万千的民俗世界,东西山川地势的差异、中原农耕文明与西北游牧文明的交错相融、随丝路客商而来的南腔北调,丰富、改变了这里的色彩。迥异多样的民俗在平凉延续、留存,在这里,你能寻到完颜氏的“放马祭黄绳”,也能听到化用蒙文的方言,更能看到盛大的社火、庙会……扎根在这片黄土地上的古老民俗,已融进了平凉人的生活,历经岁月依旧充满生命力。
游客在崆峒古镇非遗一条街参观。
这是《中国国家地理地道风物》记者对平凉民俗文化的一段描述。
如何挖掘当地特色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民俗文化“活”起来?长期致力于民俗文化挖掘、整理、研究的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邸广平告诉记者,平凉境内民间文学、民间艺术及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考察、采集、保护、传承好这些优秀的民间文化资源,将对推动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助力乡村振兴,发挥出积极的更大的作用。
协会搭平台,民间艺术频出彩
记者从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获悉,目前市民协吸纳了名会员,国家级会员32人,省级会员人。从事民间文化研究创作的人,剪纸刺绣96人,民间戏曲、民歌、春官演唱59人,面塑、泥塑8人,根雕、微雕2人,瓷艺盆景3人,麦秆画、烙画、掐丝画5人,民间美术15人,彩灯制作8人。其中,新生代的新文艺创作群体人员有33人。
游客在平凉非遗传承人赵娟剪纸展馆参观。
市民协吸纳了全市绝大多数非遗传人及本土民间艺术家的代表人物,剪纸何霞、柴玲芳、兰金燕、赵娟等,泥塑刘泉、吴建国、赵铁军等,根雕甘博、蒲友等,面塑杨凯、李小刚等,刺绣布艺王志华、王茵等,春官诗许建忠、陈小明、程虎兵等,核雕杨小荣、赵宏亮等,花灯黄吉祥、瓷雕何文华等。
何霞是一名警察,兼职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她是享誉全国剪纸艺术圈的名人。这位省级工艺美术大师,30年坚持剪纸创作数千幅,利用业余时间深入乡村田野,对流传民间的剪纸图样进行搜集整理,全方位传承剪纸艺术。她的许多作品获得了国际和国家级奖项。她撰写的《猴年剪猴说猴》《用剪纸讲好陇原故事》《甘肃剪纸圈概述》《从抗疫情主题剪纸作品谈民间文艺的创作与传播》等与剪纸艺术相关的论文,先后发表于《中国艺术报》《民艺》《甘肃日报》等报刊,多幅剪纸作品被文化、档案部门和国内外专家收藏。她多次走出国门举办剪纸交流和培训,先后赴台湾、香港地区以及埃及、喀麦隆、科特迪瓦、贝宁、日本等国家,举办剪纸艺术培训和剪纸作品展,获得国内外剪纸爱好者一致好评。
正是在何霞等人的带动影响下,平凉成为全国剪纸艺术家青睐的一片高地。年8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国剪纸研究中心、中华文化促进会剪纸艺委会、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办的“流光溢彩”当代女剪纸家九人展暨平凉剪纸邀请展,在平凉市美术馆开展。展览特邀中国当代九名女剪纸艺术家来平举办展览,同时筛选部分优秀本土剪纸艺术家的作品共同展出,相互交流学习,编印《“流光溢彩”当代女剪纸家九人展作品集》。虽然受疫情的影响,剪纸展采取错峰展出,但展览效果突出,在全国影响较大。
邸广平表示,民协的职责是组织会员开展民艺调研活动,鼓励和推荐会员的原创作品参加各级重要的展演与比赛。为了传承平凉传统剪纸艺术,学习全国大师的剪纸艺术精神,春节前后,由市民协、民间剪纸研究会共同策划举办了三次平凉市剪纸艺术沙龙。与某文化企业合作举办“感知库淑兰大师,创造美的力量源泉”为主题的“首届平凉剪纸沙龙”;在平凉八中举办“与平凉传统剪纸对话——缅怀剪纸艺人谢能能”的剪纸沙龙。两次沙龙活动有15名平凉剪纸艺术家参与,尝试库淑兰大师彩色拼贴剪纸的技法,学习平凉剪纸前辈谢能能老人的传世图样,试图与两位前辈的艺术理念融会贯通,创作新的剪纸艺术。举办“牛年剪牛”剪纸沙龙,现场剪“牛”吸引了众多市民参与。同时,由市民协、民间剪纸研究会、崆峒区文化馆联合举办的“首届平凉彩色拼贴剪纸展”,征集展出本土民间艺术家32副精美的剪纸作品,为市民送上了新春的祝福。
平凉非遗传承人吴建国正在制作泥塑作品。
2月5日,老挝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新址启用暨年线上“欢乐春节”启动仪式,何霞受邀为老挝人民以中国民间剪纸的形式,送去春节的祝福,制作牛年剪纸视频在现场展播,将中国剪纸艺术传播到了东南亚。
庆祝建党周年全省剪纸作品展,市民协组织会员积极参展,有30名会员的40余幅剪纸作品入展。7月,甘肃省农民画作品展在省城兰州开幕,此次画展共展出全省各地农民画作品33件,其中平凉市有6件作品入展,一举打破平凉农民画作品入省展为零的局面。平凉市入展的画家作品分别是何霞的《太阳之歌》、杨骞鑫的《金秋苹果香》、于小燕的《一个有愚公的新村庄》、兰金燕的《北原的早晨》、柴玲芳的《泾河两岸》、苏惠云的《陇上欢歌》。6幅入展作品以巧妙的构图、精微的笔法和绚丽的色彩,展现了当代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和人文风貌,刻画了农民视野中的乡土文化,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今年6月1日,第五届甘肃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审认定结果揭晓,平凉泥塑传人刘泉被授予省级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30多年热衷“玩泥巴”,手捏泥塑龙凤脊、走兽、麒麟送子、莲花送子、狮子驮宝瓶、大跑龙脊、登天龙吻、小跑凤脊、二龙戏珠、乌龟驮宝瓶、牡丹莲花脊等多个类别的泥塑脊兽,作品形象生动,被誉为“泥塑刘”。
盘活非遗文化,打造地域名片
来到平凉,崆峒古镇的非遗一条街是必去的旅游打卡地,这里集结了以泥塑、刺绣、戏曲、剪纸、根雕、面塑、花馍、安口窑文化、围棋文化等为主的平凉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你们不仅可以亲身体验和感受,还可以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非遗文创产品。邸广平表示,非遗一条街是国内外游客了解并读懂平凉的一扇窗口,而这些长期默默坚守在非遗民俗文化阵地上的民间艺术家,则是最具平凉地域特色的一张文化名片。
千百年来,平凉积淀了很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因为种种原因,许多非遗都濒临失传。为保护传承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市上相关部门将这些资源全部整合起来,合力打造了一条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示、传承体验、教育培训、产品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街,通过将这些传统文化串联起来,深入讲述平凉故事,让非遗文化魅力更好的加以保护传承并继续发扬光大。
虽然受疫情影响,崆峒古镇的游客并不多。然而,每一个走进古镇的游客,都要去非遗一条街上转一转,看一看。来自四川成都的游客刘小云女士,带着家人来平凉避暑。她告诉记者,每到一地,除了去浏览当地著名景点,品尝特色美食,博物馆和非遗民俗文化展馆是她必去的打卡地。她认为,非遗民俗文化展示了一个地方的民风和民情,禀赋和性格,是远道而来的游客了解这个地方过去和现在的活的载体。她认为平凉剪纸、面塑、马尾辫荷包、掐丝画、传统布艺、木雕、手工毛笔、皮影这些非遗作品很吸引人,与平凉民间艺术家的交流,让她印象深刻。
在邸广平看来,如何把这些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真正融入旅游产业之中,成为一个新的亮点和卖点,打造出自己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名片,是民协成员今后需要认真研究突破的一个新课题。尽管平凉位于古丝绸之路东端,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既有道源文化、古成纪伏羲文化、西王母文化、皇甫谧针灸等源头性文化,也有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具有文旅融合发展全域旅游得天独厚的人文生态优势。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以当前平凉的旅游发展态势来看,“游、购、娱”这些旅游业态均处于初步阶段。
近年来,人们对文化旅游产品喷涌而出的热情,给类似于平凉这样自然风光绮丽俊美、人文资源丰富多彩、民俗文化独具特色的地方,带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得益于深厚的旅游文化底蕴,平凉近年来抢抓时机,明确了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首位产业”的发展思路,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很多乡村游整合提炼“山、水、田、林、文”等资源要素,打造了一批集农家乐、民俗体验、休闲养生、水景观光、生态写生等为一体的旅游示范村。然而,让人遗憾的是,这些曾经红火一时的乡村旅游示范村,均出现游人寥寥、门庭冷落的惨淡情形。邸广平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和问题,症结在于没有把非遗和民俗文化真正融入到乡村旅游业态之中,没有给游客提供更丰富多彩的游玩体验项目。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市文旅部门和崆峒山文创中心联合非遗传承人,整合民间艺术家何霞剪纸(皮影)、刘泉泥塑、面塑等手工艺品,一起为游客设计打造定制旅游纪念品,这是值得肯定的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多年来,市民协在做好传统文化抢救工作,发掘并推荐民间故事传说、歌谣俗语等民间文学遗产的同时,积极开展对外文艺交流,让平凉民间艺术家走出自己的小天地,走向校园、社区、乡村,只有“飞入寻常百姓家”,让更多的人可看可学,这才是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愿景。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有大视野、大格局。邸广平说,“让更多人都去看、去喜爱、去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今后将进一步推进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市场’,让非遗在适应新时代生活的过程中传承、发展和壮大。”
来源:平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