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王立祥美国CPR生存链与中国CPR生存环
TUhjnbcbe - 2024/8/28 17:10:00

生存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要任务,贯穿于“生老病死”整个生命周期之中,而与死亡抗争的主角——心肺复苏(CPR)培训,就成为了与死神博弈的助力器。半个世纪以来,作为以抢救心搏骤停患者起死回生为主要目的的CPR培训,是以美国心脏协会(AHA)颁布的指南为其代表,形成了以患者心搏骤停后依据不同时段采用的以救求生的CPR生存链培训模式,为我国CPR培训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无论美国AHA“从救到救”流程的不断优化〔院外心搏骤停(OHCA)和院内心搏骤停(IHCA)〕,还是“从救到救”技术的不断改进,纵观全球心搏骤停患者生存率没有明显提高,我国心搏骤停患者神经功能良好的出院生存率仅为1%左右,表明仅仅贯穿以“救”为主线的生存链培训模式尚有完善和发展的空间。《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根据心搏骤停的发生发展规律,从围心搏骤停全周期考量,首次将心搏骤停划分为前期、中期、后期,并依期赋予“三预”方针(预防、预识、预警)、“三化”方法(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三生”方略(复生、超生、延生)的CPR内涵与外延,为人们改进生存链不能满足心搏骤停的需要奠定了基础,顺势将“三期”依次相连围绕成的CPR生存环培训模式亦呼之欲出。

医院于年开办第一届心肺复苏学习班以来,我国通过对《美国AHA指南》及其培训体系的引入,促进了我国心肺复苏临床教学和科学普及的整体发展。但如同《美国AHA指南》本身逐渐在国际上遇到的困境和挑战一样,单纯的循证医学科学基础和未能显著改变心脏骤停患者总体存活率的现实,让更多的国家和个人开始思考《美国AHA指南》的局限性。中国“本土”科学家在反思我国一味“拿来主义”而步履蹒跚的心肺复苏之路的同时,也正勇于探索“洋”指南在中国“水土不服”的症结和问题,尝试提出应对心脏骤停这一世界难题的中国方案。医院学会心肺复苏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立祥教授等专家们,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结合我国医疗卫生的实际情况,借鉴了国际上最新的心肺复苏理念和科学,以智慧的东方哲学为主要的思考方式,组织编写并颁布了我国首部真正意义上的心肺复苏指南——《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为规范和指导我国心肺复苏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提高心肺复苏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提供了新的参考。

《美国AHA指南》将应对心脏骤停的心肺复苏救治定性为以“生存链”为核心的“线性”救治流程模式,强调流程中的每一环节的重要性和相互关联。“生存链”的概念最早于年被Cummins等学者提出,并在之后的《美国AHA指南》中应用,强调心肺复苏救治过程应该重视早期识别、早期胸外按压、早期电除颤及早期高级生命支持这4个基本环节。年《美国AHA指南》将“生存链”的概念进一步延伸,强调综合的心脏骤停后治疗,改进至新的五环“生存链”。年《美国AHA指南》的更新进一步提出应对心脏骤停建立有效的SPSO救治体系(即结构、过程、系统、结果),强调持续的质量改进,并进一步优化“生存链”的概念,将院内和院外心脏骤停患者区分,强调对院内心脏骤停应该建立早期预防的理念,院外心脏骤停则沿用之前的五环“生存链”,而最新的年《美国AHA指南》中在院内心肺复苏生存链原有“五环”基础上又增加了康复一环(图一)。

图1《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院内心搏骤停(IHCA)与院外心搏骤停(OHCA)生存链

无疑《美国AHA指南》对于“生存链”理念的发展并提出系统救治的理论是《美国AHA指南》定性的重大进展与认识提升,是典型的西方思维方式的体现。而《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将心肺复苏救治定性为“生存环”的救治模式,即心脏骤停前期的预防、预识、预警,心脏骤停中期的标准化、多元化、个体化,心脏骤停后期的复生、超生、延生,强调防治结合、环环相扣、牢不可破,体现的是对生命循环、轮回的东方思考(图2)。

图2《中国心肺复苏专家共识》生存环

落实“生存链”各环节的质量决定了心肺复苏实施的质量和最终效果。有研究报道了优化后的“生存链”可将院外心脏骤停患者的存活率从6%~8.5%提高到16%~19%,“生存链”中的6个环节相互依赖,其中任一环节削弱均可影响患者预后及最终存活率。“生存链”的救治模式明确了心肺复苏技术实施的重点与核心,但却不可避免地把抢救人员引向“刻板化”的心肺复苏抢救程序,一定程度上禁锢了我们的思维,限制了心肺复苏技术和复苏策略的突破与创新。更重要的是,“生存链”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立祥美国CPR生存链与中国CPR生存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