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是一个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名词。
说它“熟悉”,是因为新闻频频报道一些名人因抑郁症而引发自杀悲剧,这种疾病甚至可以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
——年7月27日,饱受抑郁症困扰的梵高向自己肚子开枪,于两日后离世;
——年,美国作家海明威因患抑郁症开枪自杀;
——年4月1日,46岁的香港艺人张国荣跳楼自杀,抢救无效身亡;
……
说它“陌生”,则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十分了解抑郁症的发病率及其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事实上,抑郁症的全球发病率高达11%,保守估计,全世界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到年,抑郁症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中,有15%会选择自杀,2/3的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估计高达万!
抑郁症为什么这么可怕?为什么那些看似无忧的人,却因抑郁症而选择用极端的方式离开世界?抑郁症的发病机理是什么?有没有办法治愈?这一连串关于抑郁症的问号可能会出现在很多人的脑海里。然而,有智慧、毅力和决心去探寻其中奥秘的人,却少之又少。在这极少数人中,最终能够凭借过人意志、勤奋探索和全心付出,走过艰辛的科研之路,品到胜利果实、摘得科学桂冠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重庆医院教授谢鹏,就是这样一位成功攀登到科研塔尖的学者。
谢鹏一寸丹心图报国
年,谢鹏从重庆医科大学硕士毕业,成为医院的一名神经内科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0年,从助教一直做到主治医师。
年,因工作表现优异,谢鹏获得了赴日留学深造的机会。这次的留学生涯也成为他回国后选择科研方向的重要契机。
在留学期间,谢鹏有机会常驻海外工作,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回国:“人不能选择祖国,就像不能选择母亲。作为中国人,一颗中国心、一种中国印,是永远磨灭不掉的。”
他说,即使当年在国外的生活条件远好于国内,但感觉自己始终是一名游子,没有归属感,而回国工作再苦再累,也是为自己的祖国做事,“内心感觉很自豪、很坦荡”。
从日本回国后,谢鹏主要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病毒感染性疾病的相关研究,这个研究方向既与情感障碍相关,也和抑郁症有关。渐渐地,谢鹏将自己的研究重点转到了抑郁症上。要知道,这在当时是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不仅在国内,甚至国际上对抑郁症的研究都不多。“越是少有人走的路,越是需要我们去探索、去创新”,回首当年的决定,谢鹏笑着说,而且,既然选择了回到祖国,就一定要为国家付出自己的全部学识和心血,他暗暗下了决心:“一定要啃下这块硬骨头!”
大鹏一日同风起
人到底是怎么患上抑郁症的?是先天基因还是后天影响?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不仅仅是我们普通人想知道答案,同样也是学界的难题。直到今日,人类对于抑郁症的了解依然有限,对于如何治疗抑郁症更是知之甚少,任何一项有关抑郁症的创新发现,都可能会对全球数百万人的生活产生积极的影响。
尽管抑郁症的发病率很高,但是它的病因目前并不明确,结论尚不统一。以往的研究焦点大多放在遗传基因等方向,而谢鹏并未固守前人的旧说,他大胆拓展思路,在自己深厚学识的基础上,将抑郁表型从人传递到无菌动物,首次在全球提出抑郁症新的病因和机制——肠道微生物紊乱。
敢于提出这一创新性理论的背后,是谢鹏一贯坚持严谨的科研态度和经历无数个不眠之夜做出的翔实数据。他带领团队做了这样一个实验:把抑郁症病人和健康人分成两组,分别做肠道16S测序。结果发现病人的肠道微生物紊乱非常明显,跟正常差异很大。
但这仅仅只是一种现象,到底是不是引起抑郁症的原因呢?
于是,谢鹏团队对引起抑郁症的一些生物标志物展开了进一步研究,采取了类似Koch法则的做法,通过将抑郁症患者大便喂饲无菌鼠的方法,成功构建了人源化抑郁鼠模型。结果表明,抑郁症病人的肠道微生物能够从人传递到动物,参与实验的无菌小白鼠也出现了抑郁表现,从而发现这些标志物跟肠道微生物有关。他们在全球首次证实:病人的抑郁表型可通过肠道微生物向动物传递,并提出了肠道微生物紊乱是抑郁症发病的新机制。
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学界广泛认可,谢鹏作为通讯作者,共发表包括2篇MolecularPsychiatry、1篇ScienceAdvances在内的20多篇SCI论文。论文发表1年多后,已被Cell、NatureMedicine、NatureNeuroscience等杂志他引达次。该成果还被新英格兰杂志JournalWatch栏目评为年改变医疗实践的论文,主编以Up-To-Date形式向精神科医师推介这一新进展。Cell杂志评述:“该研究结果表明,肠道微生物组紊乱在促发抑郁中起到重要作用,有助于为治疗抑郁障碍寻找新方法。”
指导学生谢鹏带领团队在后续的研究中进一步表明,精神分裂症表型也可通过肠道微生物传递动物,进一步证实不同肠道微生物紊乱参与了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的产生,并在种的层级找到了引发抑郁症的特定肠道菌群,这一成果发表于年的ScienceAdvances杂志上。
不忘初心向前行
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之所以成为研究热点,其最终指向,无疑是想要征服这个“黑色情绪怪兽”。谢鹏说:“我们希望在全球范围内,由中国人率先做出抑郁症客观辅助检查诊断方法。”
据他介绍,全球近五成抑郁症患者都没有被“发现”,因此许多抑郁症患者无法得到规范的专业治疗。谢鹏希望能够通过一些量化的指标来判定一个人是否有抑郁的症状:“就像肿瘤一样,找到抑郁症特定的标志物。”这也是谢鹏作为首席科学家再次牵头申报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蛋白质机器重点专项)的初衷。这次,他的目光对准了药物作用靶点的研究。
谢鹏再一次成功了。
他带领团队发现并鉴定出全新抑郁症客观诊断生物标志物,探索抑郁症发病机制,为精准医疗奠定了重大前期基础。谢鹏作为通讯作者共发表SCI论文80多篇,获得和申请发明专利各1项。
根据谢鹏团队的研究,抑郁症客观诊断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血浆蛋白标志物、血浆代谢标志物和尿液代谢标志物。
其中,血浆蛋白标志物是指通过iTRAQ标记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并经大样本独立验证,发现血浆中ApoB和A2M具有潜在的临床诊断价值(IntJNeuropsychopharmacol.)。该成果被该杂志以Highlight重点报道,认为“该研究再次加深了对抑郁症分子发病机制的理解”。
血浆代谢标志物是指通过核磁共振(NMR)代谢组学技术发现的17种具有临床诊断潜力的生物标志物,研究成果被CurrOpinPsychiatry评为年抑郁症分子标志物研究领域的最主要进展。
尿液代谢标志物是指采用NMR和GC-MS的代谢组学技术构建抑郁症患者尿液的代谢表征全谱,最终发现多代谢物组成的“标志物组”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标志物组”的研究成果被美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ASBMB)予以特别报道与高度评价。美国科学与健康委员会(AmericanCouncilonScienceandHealth)认为,该尿液诊断标志物具有很大的商业化前景,将实现抑郁的快速诊断。目前正在开发诊断试剂盒。
抑郁症诊断标记物的优化是指提出“联合代谢组学”的诊断新理念,从GC-MS和NMR的联合应用,性别差异鉴别和精神疾病鉴别诊断的方法对前期的差异代谢物做进一步筛选,抑郁症与双相情感障碍鉴别诊断的研究被美国化学学会(ACS)官方网站予以特别报道。
科学之路,没有终点
在普通人看来,抑郁症是成年人才会出现的问题,但事实上,儿童和青少年也常常饱受抑郁症的折磨。据美国焦虑和抑郁症协会的报告显示,从小学开始,6到12岁的儿童中有2%到3%可能出现严重抑郁症。6%至8%的青少年可能患有这种疾病,估计美国有万12至17岁的青少年在年至少有一次严重抑郁发作。
治疗儿童青少年的抑郁症,其用药与成年人是否相同?药物有效性是否令人满意?安全性能否保证?
多年的学术生涯使谢鹏养成了善于创新的思维模式,既不墨守成规,亦不随波逐流。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他相信,科研道路没有终点:“做这个领域的工作,就需要不断去寻找新的方法,不断探索,不能把某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当作绝对的‘金标准’。”基于这样的思路,他对以往一些儿童和青少年抑郁症药物的成果和结论进行了反思,并采用新的机制和方法进行探讨和临床试验,比较了14种应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不同类型的抗抑郁药物,从更加复杂的角度去揭示出药物对临床的有效性、安全性和整体评价。
通过儿童青少年血浆代谢组学研究,谢鹏的团队吃惊地发现,成年和青幼年抑郁发病机制存在巨大差异。临床循证研究进一步表明,除氟西汀外,大部分抗抑郁剂对儿童青少年患者无效,且可能增加自杀风险,需要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这一研究成果是向全球广泛使用减量抗抑郁剂治疗儿童青少年抑郁的做法提出了异议,首次纠正了全球儿童青少年抑郁用药的认识误区,不仅轰动了学界,更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