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心脏瓣膜手术后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使用问题 [复制链接]

1#
什么时候需要“抗凝”治疗抗凝药物通过影响凝血过程中的某些凝血因子而阻止凝血的过程,从而防止血管内血栓的形成。在身体正常的情况下,血液在心脏和血管里能够很顺畅地循环流动;但如果心脏或血管内皮出现破损或有异物时,血液里的凝血成分就迅速启动凝血系统,纤维蛋白和血小板等凝血成分会在破损或异物的地方黏附和聚集,形成血栓。大家一定有过这样的体验,比如不小心弄破了皮肤,或者打针时的针眼,这些小伤口的出血会在几分钟内形成一块血痂(就是血栓),从而阻止血液继续外流。止血,这是我们身体的一个正常防御保护功能。可是,如果止血即血栓形成,发生在心脏或血管里面,就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例如血栓形成造成的心肌梗死或脑卒中。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使用的人工瓣膜,对于我们的身体来说,是一个异物,我们的血液凝血系统会把它当成异物,黏在它的表面形成血栓。一旦瓣膜上形成了血栓,将会严重影响瓣膜工作,甚至要再次行瓣膜置换手术;黏在瓣膜或心房的血栓,也容易脱落,脱落的血栓随着血流跑,会造成脑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预防心脏、血管和人工瓣膜血栓形成,预防脑卒中,需要进行抗凝治疗。置换不同类型的瓣膜,抗凝治疗的时间也有所不同。人工机械瓣膜置换:需要终身抗凝治疗;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或人工瓣环成形术:抗凝治疗3-6个月。如合并心房颤动或心脏的心房存在血栓的病友,需要长期抗凝治疗。抗凝药物华法林的使用问题目前我们常用的抗凝药物是双香豆素类抗凝药,例如华法林,它能抑制血液里的部分凝血因子,使血液不容易凝固,从而达到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华法林的服用剂量很特殊,吃多了会抗凝过度,容易出血;吃少了会抗凝不足,容易形成血栓。由于治疗剂量的范围很窄,必须通过监测凝血指标调整服药剂量,才能避免出血或血栓形成的风险。如果抗凝过度,有出血的风险,就要根据情况把华法林减量;如果抗凝不足,则有血栓形成的风险,需要增加药量。为了掌握安全而有效的治疗剂量,医生会对术后第一周的病友每天进行抽血检查,以调整合适的药量;第二周隔天查一次,出院后门诊复查。抗凝过度,常在服药过量时出现,会出现以下症状: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瘀斑;尿血,小便颜色呈浓茶色或洗肉水样;便血,大便黑色,呈柏油样或有血迹;腹内出血(腹痛);颅内出血(头痛、昏迷);月经过多等。抗凝不足,常在服药量不足时出现,会出现以下症状:人工心脏瓣膜上血栓形成使瓣膜活动障碍,导致心功能不全(心悸、气促、水肿);脑血管栓塞(又称脑卒中,出现言语不清、手脚偏瘫等);肢体动脉栓塞(肢体疼痛)。注意!饮食和药物因素也会影响抗凝治疗有些食物富含维生素K,吃多了会影响抗凝药的作用,例如猪肝、萝卜、生菜、芥菜、芦笋、花椰菜、豌豆、大豆、番茄、马铃薯、蛋、牛乳、海藻等。当然,只有在长期大量进食上述某种食品时,才可能会影响抗凝药物的作用。正常饮食时,食物经常变换,一般不会导致某—种成分过量而影响抗凝效果。在服用华法林时,合用某些药物会影响抗凝效果。例如,增强抗凝作用的药物:阿司匹林、布洛芬(芬必得)、对乙酰氨基酚、某些抗生素、奧美拉唑(洛赛克)、心律平、利尿酸等;降低抗凝作用的药物:维生素K、螺内脂、催眠药、利福平、口服避孕药、辅酶Q10等;某些中药也会增强或降低抗凝效果:红花、丹参、当归、三七、甘草等。所以,在服用华法林期间,不要擅自服用其他药物,以免影响抗凝效果。如果因病情需要服用上述药物时,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重要提示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定时服药。未经医生许可,不得随意改变药物剂量、厂家或停药。建议晚餐后服药,最好每天在相对固定的时间服药,这样可以使抗凝效果更稳定。如偶尔忘了服药,在睡前记起来可以补服一次;如果到了第二天,就无须补服了,当晚按正常剂量服用即可。另外,人工机械瓣膜置换术后的育龄期妇女,妊娠及分娩过程中,由于接受抗凝治疗可能出现子宫出血、自然流产、产后出血、会阴切开处血肿或因子宫收缩无力或胎盘滞留而大出血等危险,建议尽可能采用避孕措施。对已妊娠或临产的妊娠妇女,应在妇产科和心内科相互配合下,做好分娩与接生的准备。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