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中医院 https://myyk.familydoctor.com.cn/2831/“没有张书记他们,就没有我这多活出来的35年。”年7月3日,73岁的刘女士带着一份两米多长的感谢信来医院,在自己重生35周年纪念日到来之际,向当初救她一命的范晋明主任、高克柔主任和张晓膺教授表示感谢。
前两位主任早已退休,现任心肺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张晓膺接过了这份真诚又厚重的感谢信。这一份用毛笔书写的两米长的感谢信,讲述了一段延续了35年的医患情。
人工日夜监护
医患同住病房
年,38岁的刘女士患上了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严重影响了她的日常生活。“刘女士的心功能只有Ⅲ级,不能再拖了!必须尽快进行手术!”常州一院心胸外科范晋明主任经过检查,斩钉截铁地说。
据张晓膺介绍,80年代初,全国风湿性心脏病患者有多万,但那时一年的心脏手术量只有3万台,很多人等不到手术就因心力衰竭离世了。
经研究讨论,团队决定为刘冬琴开展心脏瓣膜置换手术,这在当时是一项极富挑战的手术,全国能够独立进行心医院并不多。刘冬琴坦言,她内心非常害怕,但在几番思想斗争后,最终将信任给了常州一院心胸外科。在主刀医师范晋明主任的带领下,经过紧张的生死时速7小时,手术顺利完成。“如今,二尖瓣置换手术已经是非常常规的手术了,但在35年前却是一个了不得的手术。”现已90多岁高龄的范晋明主任说。
△左起为范晋明、刘女士、张晓膺
“没有心电监护仪怎么办?就用心脏听诊器、人工量血压。没有呼吸机怎么办?就用老式麻醉器代替,通过人工捏球囊来辅助呼吸。”张晓膺教授回忆。当时心胸外科条件非常艰苦,由于缺乏监护设备和呼吸机,术后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完全是靠人工手段,打得是人海战术。如今的张晓膺教授当时还只是位20多岁的年轻医生,手术结束后,他便与同事轮番守护在患者身旁,24小时不回家,不停地手动监测血压、人工辅助通气,一晚上下来手上早已磨起了泡,两耳也被听诊器夹得红肿。
“我睁开眼时,已经是晚上8点多了,醒来时小张医生就坐在床边,跟我说:‘手术很成功,家人都回家了,你就放心睡吧。’”刘女士对当年的一切都历历在目,无论她何时醒来,总会看见张晓膺在身边忙碌着。
“现在无法想象,那时一切都要靠人工,科室里我们几个轮流监护着她,没日没夜。我们在地上铺上席子,和病房的患者住在一起。”张晓膺教授说,心脏手术不光难在技术,更难在术后监护管理,稍有不到位,患者很难存活。面对医疗条件的限制,内心的一腔热血与救人心切早已战胜了硬件设施的艰苦,只要为了病人,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时隔三十余年
再跨“生命之槛”
术后,刘女士身体恢复得不错,很快就重新回归工作。以后的十二年工作年年全勤,直到光荣退休。“一开始复诊都在范主任那,他退休后,我就一直挂张医生的号了,我也见证了他也从小医生成为了大专家。”
35年,刘冬琴和张晓膺成了不常见面却很有默契的“老友”,可她却从来没有要过对方的手机号,更没有在门诊以外的时间打扰过。刘女士的儿子却不放心,在一次陪同母亲上门诊时,他询问了张晓膺教授的联系方式。正是这个小小的举动,再次救了刘女士一命。
“年2月11日,正值元宵节,母亲由于低钾医院。到晚上11点多,已经累计除颤了十余次,我们觉得再等下去后果不堪设想,只能电话求救张教授。”刘女士儿子说。
“接到电话,医院,当时刘女士的血钾浓度低至2.9mmol/L,心律已彻底失常,这时光除颤还不够,必须立即补钾。”张晓膺说。传统的静脉补钾原则因其对补钾液体浓度的限制,而导致血钾回升缓慢。危急情况下,张晓膺决定经中心静脉以微量泵输入3%氯化钾,且全程严密监测各项指征。终于,刘女士血钾逐渐上升,心律也逐渐恢复正常。
35年里,从死神手里两次抢下了刘冬琴,张晓膺觉得这是一种特殊的缘分,也是作为医者最大的满足。张晓膺说,国内第一例换瓣手术是年在上海进行的,患者术后存活了36年,刘女士很快将打破这个记录。“事实上,同年心胸外科还做了几例相同的手术,患者都存活至今。”
值得欣喜的是,当年刘女士体内的国产人工瓣,每次扇超做下来,功能都完好如初。张晓膺教授说:“改革开放初期,咱们国产的东西已能达到如此质量,非常了不起。这些年,中国的医疗领域飞速发展,几十年的艰苦探索,带来的是沧桑巨变,未来我们要对自己更有信心。”
35年来,各种心脏微创术、心脏支架、搭桥术、心脏起搏器等技术在心胸外科一一开展,为心血管疾病患者架起通往光明的“桥梁”。“老患者就像是老朋友,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成长。”正如张晓膺教授所言,刘女士见证的不仅仅是一代医者的成长,更见证了一院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跨步。
作为百年一院
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
会有更多奔涌“后浪”
在智慧医疗的发展中发光发热
也相信因为有刘女士这样的患者交付的信任常州卫生健康的未来之路会更加平坦、广阔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常州一院视窗、常州日报
编辑:张玲
审核:王燕、陆人杰、冯凯
投稿邮箱:jkc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