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有哪些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250417/a8verb3.html美国时间年9月25日,61岁的纽约大学格朗尼医学中心移植研究所主管罗伯特·蒙哥马利(RobertMontgomery)和他的助手们,正在进行一项肾外科手术。从技术角度看,这是一项简单的手术,只需把新的肾脏和人体的股动脉和股静脉连接,再观察是否能正常运转就好。不过,这位全球知名的肾移植外科医生,在操作过程中,比以往多了一份小心和谨慎。
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肾外科手术。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位戴着面罩呼吸机的脑死亡女性,而要与她身体连接的这颗肾脏,则来自于一只猪。这也不是一只普通的猪,而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改造过的猪。科研人员把猪体内的α-gal基因敲除掉,以消除与人体连接后发生的超急性排斥反应。
手术完成得很顺利,猪肾与人体顺利连接。蒙哥马利和团队在观察肾脏运行54小时后,宣告手术结束。消息很快传遍全球,各国媒体纷纷跟进报道,用“人类异种移植历史的里程碑”概括了蒙哥马利的这次手术。在中国,“美国成功完成猪肾脏移植人体手术”的话题甚至登上了热搜,阅读量超过万。
插图|老牛
作为人类首例异种移植手术的操作者,蒙哥马利并不是一名异种移植专家,而是一名同种肾移植专家。为什么会进入这个和他的专业并不非常匹配,但又具有重要意义的手术,要从三年前说起。年9月20日,这位给别人换了半辈子肾脏的器官移植专家,接受了心脏移植手术。此前,患病严重的时候,他甚至昏迷了将近一个月。心脏手术后,蒙哥马利对器官移植多了一层作为患者的感同身受。他曾对媒体说,感觉自己手术后的生活,像是从别人那里借来的。而自己之所以还能延续生命,或许是还有事情没有做完。
年6月,蒙哥马利参加了美国器官移植大会(AmericanTransplantationCongress)。年会上,全球各国器官移植界的专家齐聚波士顿,花了整个下午讨论一个问题——“异种移植,我们准备好了吗?”。所谓异种移植,是指把一个物种的器官或组织移植到另一个物种体内。
与会的专家们意见分成了两派,一派认为我们可以开始做动物和人的异种移植临床试验,因为基因编辑猪与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之间的异种移植已相当成熟。国际上近几年操作的多例异种移植试验证实,狒狒、猕猴等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在接受基因编辑猪的器官移植后,可以存活数周到数月,已经基本解决了超急性排斥反应问题。这意味着,按照医学惯例,下一步的临床试验就是猪和人体之间的异种移植临床探索。但另一派认为从动物到人的异种移植时机并不成熟。不管从病毒、伦理还是生物适应性方面,都有很多问题尚未解决。
《心脏移植医师》剧照
在当天会场上,蒙哥马利站到了反对的一派。他明确表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们距离临床人体异种移植还有很长的路。然而,他也认为,对异种移植的探索,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猪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这个阶段。对人体试验,总要向前迈一步。于是,蒙哥马利提出了以脑死亡遗体与基因编辑猪肾脏为模型,作为“桥梁”逐步向临床过渡阶段的想法。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移植研究所教授、《中华器官移植杂志》总编辑陈忠华告诉本刊记者,此次手术确实是异种移植历史上的一次进步,但远非意味着人类很快就可以实施异种移植手术。
首先,此次手术并没有完全植入到人体,而是采用医学上常用的“载体灌流技术”(invivoperfusion),猪的肾脏虽然已和人体股动脉和静脉血管连接,但为了方便观察,外置在受者的右大腿内侧。其次,这不属于临床阶段的手术。因为受体属于是已经脑死亡状态下的遗体。陈教授告诉本刊,“脑死亡等于死亡,受者已经不是活体,而是一具人工维持循环的遗体。因此,这是相当接近临床,但不等于临床移植的手术”。因此,对蒙哥马利团队手术更准确的理解是——他们为动物过渡到人体间的异种移植临床试验,搭建了一架桥梁。
器官短缺
在器官移植历史上,异种移植出现得比同种移植更早。在欧美,早期因为宗教、文化等原因,医生不被允许解剖人体,更别提在人体间移植器官,因此医生们尝试用动物的器官来解决。人类最早有记载的异种移植案例,可追溯到17世纪。年,两位法国医生给一名15岁的男孩输入了约毫升羊血,最终以小男孩去世告终。而后几百年里,不乏医生曾尝试用羊、兔子的肾脏解决患者的尿毒症等器官衰竭问题,但这些尝试都没有成功。
20世纪中叶,阿拉伯裔英籍科学家皮特·梅达瓦揭示了器官移植排斥的免疫学性质,为最终解决移植排斥奠定了技术基础。从那时起,整个现代移植学暂时把异种移植搁置在一边,把核心问题放在如何抑制同种移植的排斥反应。
20世纪是现代移植学发展突飞猛进的世纪,新的免疫制剂研发成功并应用于临床,基本解决了医学上同种排斥的问题。到20世纪90年代,全球接受肾移植手术的患者已超过16万人次。然而,在人类依靠器官自救的技术逐渐成熟后,一个新的问题出现了——器官短缺。人类自身捐献的器官量,远不能满足患者所需。
美国是世界上器官移植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美国国家肾脏基金会数据,全美目前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人有12万例,其中有10万例是急需肾脏移植。平均每天有13位患者,因为不能及时接受肾脏移植手术而离世。与此同时,大约50万患有肾衰竭的美国人,只能依靠艰苦的透析治疗来生存。由于人体器官的稀缺性,绝大多数透析患者不具备移植的资格,那些最有可能在手术后茁壮成长的人才可能获得移植机会。
我国的社会器官捐献体系起步较晚,年才开始推行试点,年起在全国推开。自年1月1日起,公民自愿捐献的器官才成为我国器官移植供体来源的唯一合法途径。这些年,我国的器官移植捐献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原副主任黄洁夫告诉本刊记者:“年,我国公民身后志愿捐献器官人数只有34人,年则达到人以上。最近几年,我国捐献人数增长都保持在20%以上。”
持续增长的器官捐献量,也让我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器官捐献量国家。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捐献的各类器官数量为2.1万,美国则为3.8万。但从人口密度这个角度看,我国则远远落后于大多数欧美国家。我国每百万人口的器官捐献率为4.16,仅为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左右。黄洁夫部长告诉本刊记者,从医学理论上来说,我国每年需要器官移植的患者有30万,但每年实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只有2万多例。这个缺口相当于每年15个人当中只有一个可以接受器官移植手术。
《修复生命》剧照
所以,蒙哥马利主导的这场手术在全球领域被给予极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