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支架又称冠状动脉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
心脏支架最早出现在20世纪80年代,经历了金属支架、药物涂层支架、生物可吸收支架的研制历程,价格也从此前的1.3万元左右均价下降至元左右。
根据支架的设计的不同,可以分为网状支架、管状支架、缠绕型支架、环状支架。
根据支架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L不锈钢支架、镍支架、钽支架。
根据输送方式的不同,分为球囊膨胀性支架和自膨胀性支架。
心脏支架被“滥用”?
合理地使用介入技术无可厚非,不过,支架泛滥则是中国医学界非常可悲的现象,分析原因有以下两点:
——心血管疾病的爆发
截止年,我国心血管病人至少有2.3亿,高血压患者两亿,脑卒中患者万,心肌梗死患者万,心力衰竭患者万,先心病患者万,平均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两个人患心血管病。
同时,该报告还预估我国每年心血管病死亡人数大约在万人,平均每10秒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
——暴利
安装一个心脏支架,患者要支付比出厂价格高数倍甚至十几倍的钱,一个国产的心脏支架,出厂价不过0元,医院便成了2.7万元;
一个进口的心脏支架,到岸价不过元,医院便成了3.8万元,9倍的心脏支架暴利已经超过了贩毒,不过,现在心脏支架的价钱已经下降了不少。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支架?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强适应证,需要第一时间安装心脏支架,开通血管,这是拯救心肌的直接治疗;
顽固性心绞痛:造影后发现心脏严重狭窄,用药效果不好,要安装心脏支架;
心脏本身有三条大血管,如果病变较大,累及血管较多,造影后发现需要安装的支架较多,可能会告知患者不适合安装支架,此时较适合采用冠脉搭桥治疗。
如果病变范围75%,病变较轻,建议患者采用药物治疗,总之,心脏是否需要安装支架,一方面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另一方面根据冠脉造影结果,从而判断病人是否需要安装支架。
安装完心脏支架就“一劳永逸”了吗?
安装完脏支架并不代表疾病问题已经完全治疗好。
首先,每个在冠状动脉中放置支架的患者都有不同的情况,如果患者只有一处血管病变,在放置支架后成功开通血管,死亡的风险要小很多,寿命可能和普通人一样,如果患者有多处血管病变,而支架只能解决局部问题,起到暂时缓解病情的作用,那么患者的死亡风险仍然远远高于健康人群。
其次,每个患者的术后健康管理是不一样的,支架手术不是一劳永逸的,患者还要做好术后健康管理,包括坚持服药、定期检查、健康饮食、控制体重、管理情绪等,如果患者能够做好健康管理,对于延长生命是非常有用的,如果患者不服从治疗,放了支架又不吃药,还抽烟喝酒,很可能血管再次堵塞,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另外,患者的年龄、器官功能、药物耐受性、并发症等,都是寿命的影响因素。所以心脏支架手术后,要根据全身情况来评估患者的寿命,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对于有支架手术指征的患者,积极手术有利于治疗疾病,延长生命。
装上心脏支架后,还能活多少年呢?
安装支架后患者能够活几年是因人而异的,患者在安装支架之后有没有按时服用相关药物,有没有结合生活方式上的干预改善,目前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这些都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
不过,大家熟悉的钟南山院士,他今年已经80多岁了,在抗疫期间,给大家呈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像60多岁的老人一样精神饱满,而且身体素质好。
可是大家不知道在很多年前,钟南山院士也做过心脏支架手术。
进行完手术后,大家只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并且遵循医嘱,按时服用药物,医院做检查,活到75岁到85岁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甚至还有一些患者能够生活的更长久一些。
当然,也有一部分患者是由于心肌坏死太多,所以在安装完心脏支架手术之后,出现死亡的现象,或者是本身手术存在的危险性,后期没有好好恢复,也没有定期服用药物所出现的意外情况。
结束语:
大家要明白和心血管疾病作斗争最重要的手段是改变生活方式,而不是狂做支架,毕竟此病的根源在于后天不良的生活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