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装了起搏器不能看电视乘高铁是时候走出认 [复制链接]

1#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朱耒刚/文张晓冬/图


  在医疗水平越来越发达的今天,仍有一部分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在为是否可以做起搏器手术而踌躇。担心手术风险,担心更换电池,担心没有作用。研究显示,有起搏器适应证却没有安装起搏器的患者,有一些会发生猝死。医院(医院)心内科十一病区主任牛思泉呼吁:“是时候走出认识的误区了!


  心跳过缓低于40次,是否需要进行起搏治疗?


  牛思泉主任介绍,心脏起搏器分为普通起搏器(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三腔起搏器以及包含有除颤功能的起搏器。所谓术者有专攻,不同类型的起搏器针对的人群也会不一样。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正常人的心律,如果心跳低于60次/分钟而在50次/分钟以上,通常没有什么危害。但有些患者因为病窦综合征会出现心跳过缓低于40次/分钟,合并心慌、乏力、头晕、黑矇等症状,确定症状与心跳过缓有关,根据国际医学指南建议行起搏治疗。而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无论先天性还是后天获得的,都建议行起搏治疗。


  牛思泉主任表示,严重的心跳过慢(尤其心率经常低于40次/分钟)、心脏停跳3秒及以上,伴眼前发黑甚至突然晕倒的患者,应该植入起搏器。心脏起搏器就是一个人为的“司令部”。起搏器会持续监测患者的心跳,一旦患者自身心跳过缓低于起搏器设置起搏频率的下限,起搏器就会发放冲动刺激心脏,它能在关键时刻代替心脏的起搏点,使心脏有节律的跳动起来,从而保证大脑等重要脏器的供血。


  而三腔起搏器治疗则针对的是另外一种人群,这些人往往由于各种原发心脏疾病导致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脏的左右心室不能同步收缩,从而会进一步加剧心室扩大,心衰加重。三腔起搏器或部分左束支起搏的患者通过起搏器的工作使心脏左右心室尽量同步收缩从而改善心衰,甚至有的患者增大的心脏可以缩小,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心脏起搏器有多种类型,有的针对心动过缓,有的治疗心力衰竭,还有一种带有除颤功能点起搏器是可以预防恶性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医学的诊治策略因人而异,个体化治疗会让不同的患者得到最大的获益。


  目前,全球已有一千多万患者接受了心脏起搏治疗,全球每年约有上百万患者新植入起搏器。然而,我国每年植入心脏起搏器的人数只占应该植入患者的一成,远低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水平。


  起搏器干啥用?通俗讲就是治慢不治快


  牛思泉主任说,起搏器的功能,通俗讲就是治慢不治快。


  当你心跳慢的时候它在工作,当你心跳快的时候,起搏器只起到一些监测的作用。


  从种类上分,起搏器主要分为单腔起搏器、双腔起搏器和三腔起搏器,还有带有除颤功能的ICD起搏器。


  再往下分的话,按起搏心腔来分分成心房起搏、心室起搏,双腔起搏(就是心房和心室都起搏),还有三腔起搏(心房起搏,加上右心室起搏,加上左心室起搏),单腔起搏器和双腔起搏器主要用于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三腔起搏器可以通俗地理解为抗心衰起搏器。


  人工心脏起搏系统是由脉冲发生器,电极导线与人体组织结合形成完整的回路,由倒叉状装置卡在心脏的肌小梁间,或由螺旋延伸到心内膜组织。单腔系统起搏导线植入心房或心室,根据需要起搏或感知的心腔而定。双腔起搏器则心房和心室都需要植入导线。随着起搏器的使用,其寿命也是有限的,目前的大容量起搏器多可工作10年以上,而当起搏器电池耗竭则进行起搏器的更换,只需切开原来的囊袋,取出旧的换上新的就完成,比首次植入更加简单。


  有些心脏病不能光靠吃药,安装起搏器很安全


  牛思泉主任在诊疗过程中遇到过千奇百怪的患者咨询,“装了起搏器是不是就不能做运动了”、“装了起搏器能不能看电视”、“是不是不能坐高铁、乘飞机”、“装起搏器会不会影响生育”……


  心脏起搏器尤其是具有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的三腔起搏器或带有除颤功能的ICD起搏器安装率低,既存在经济原因,也与很多人对心脏起搏器认识存在误区有关。


  有的患者认为,所有的心脏病都可以通过吃药解决。其实不然,器械的更新换代使得我们的医疗诊治水平也有长足的改进。针对不同的疾病,我们有不同的“武器”进行治疗,比如运用起搏器纠正缓慢性心律失常。


  还有患者认为,安装起搏器的手术很危险。起搏器植入术通常是在胸前锁骨下区域植入,一般切口不超过5cm,通常不需要进行开胸。通过穿刺锁骨下静脉,把电极植入到心内膜,而后把起搏器埋植到皮下。因为不需要开胸,伤口也比较小,所以患者恢复比较快,一般七天可以拆线,拆过线之后患者即可出院。如果患者确实有急事,也可以提前出院,医院或者诊所进行拆线也可以。


  那么,“装了起搏器能不能看电视、乘高铁”?其实,随着医疗进步,现在的起搏器使用时间更长、抗干扰能力更强、体积更小,植入者使用电视机、洗衣机、电视、手机等都普通电器均不影响,出行乘坐飞机、高铁都没有问题,在医疗检查上CT、B超、X光也都没有限制。但牛思泉主任也提醒,装有起搏器者不可接近高压电场或做电疗,坐飞机、高铁过安检时、去医院看病时,也应向医生说明安有起搏器。


  以目前的医疗水平来讲,心动过缓的患者植入起搏器就像平常的小手术一样简单。随着科技愈加发达,起搏器的更新换代也使得它容积越来越小、使用寿命越来越长,甚至可根据人的运动状态对心率的不同需求进行自我调节,而安装了抗核磁功能起搏器的患者也可以进行相关功能的调整后正常进行核磁检查,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的同时,帮助患者更好地改善生活质量。


  起搏器术后注意事项


  最后,牛思泉主任提醒,起搏器植入术早期,要避免过度的牵拉,尽量避免植入侧肘关节向上抬举超过肩水平的动作,防止电极导线牵拉而发生脱位或微脱位。一般植入电极导线三个月后相对稳定,但也应尽量避免牵拉该侧上肢。


  安装起搏器后并不意味着从此高枕无忧,起搏器植入1年之内,医院完成术后1、3、6、12个月的程控随访,以后每年程控一次,一次大概也就是几分钟。起搏器越来越智能化,前期起搏器相关功能、参数设定好,起搏器甚至可以根据自身运行过程中测量参数进行自我调整。但患者的综合情况,比如心脏功能的情况等,需要进行其他检查进行评估。而三腔起搏器患者则需要根据自身心脏的大小、不同部位起搏时心电图的情况来进行不同起搏部位的组合,也就是起搏器优化功能。对于带有除颤功能的患者更是需要在发生了除颤或医院进行程控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及时程控或调整治疗方案。


  起搏器是用来维持正常心跳的,对于起搏器依赖的患者如果电池耗竭则会潜在生命危险,因此,电池寿命将尽时,应缩短程医院复查,或提前更换起搏器。


  起搏器怕感染,如果术后出现感染一定要及时就医。有的老年人可能伤口愈合过程中出现瘙痒会搔抓伤口瘢痕而导致起搏器外露是十分凶险的,家人应注意监督并医院进行处理,甚至需要拔除。植入大容量起搏器可以减少更换起搏器的次数,同时降低更换带来的感染几率。


  名医名片


  牛思泉,医院(医院)心内科十一病区主任,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国家卫健委心血管介入培训项目心律失常(导管消融)介入培训导师、结构性心脏病(先心病)介入培训导师、河南省房颤中心联盟委员、河南省心血管专科联盟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心电生理与起搏学分会第二届青年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医学会眩晕医学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年进修于医院,年于郑州大学一附院心内科心律失常及植入器械培训基地培训,医院专修起搏器植入技术。擅长冠脉支架植入、导管消融、起搏器植入、复杂先心右心导管检查等介入手术,以及内科常见病、危重病的诊疗、抢救。发表SCI论文1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