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在霜降时节开始成熟,此时的柿子色泽鲜艳、皮薄鲜嫩多汁,营养价值极高,还有很好的保健功效,受到大众的喜爱。
柿子是非常不错的霜降食品。有些地方,有霜降时节要吃红柿的习俗,被认为吃了红柿,不但可以御寒保暖,还能补筋骨。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柿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干裂。住在农村的人们到了这个时候,则会爬上一棵棵高大的柿子树,摘几个光鲜香甜的柿子吃。
我国是柿子的故乡,已有多年的栽培历史。据《礼记》载,柿树在周代已有栽培,当时,柿子被列为祭祀仪式上的供品。汉武帝建造上林苑,群臣从各地搜集的奇花异木中也有柿树。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还向新婚夫妇赠送柿子,作为“永结同心”的祝愿。柿果味甜多汁除供鲜食外,还可制成柿汁,柿蜜,柿糖,柿饼、柿糕,并可用来酿酒、制醋等。
关于柿子,历史上还有许多记载和传说
据《尚书故实》载:唐代郑虔,学书而苦于没有纸,知道慈恩寺有柿叶和数间僧房,遂借僧房居住,每日取柿叶学书,天长日久,把那些柿叶都写完了,后来将自己所写之诗并画,合为一卷封进。玄宗御笔书其尾曰:“郑虔三绝”。又据《盘山志》云,清代乾隆皇帝,每当晚秋游盘山,僧人多以柿子招待,乾隆也颇为喜好。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本草便读》云:“柿解肺热以生津,甘寒可口;滋肠燥而凉血,红润归营;清肃轻扬,须柿霜化痰宁嗽;苦温降纳,宜柿蒂平呃除寒”。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艮寒,入心、肺、大肠等经,具有清热、润肺、止渴之功效,可治胃病、止血、解酒*、降血压,热渴、咳嗽,吐血、口疮等症。新鲜柿子有凉血止血作用;柿霜润肺,可用于咽干、口舌生疮等;柿饼和胃止血;柿叶有止血作用,用于治疗咳血、便血、出血、吐血等症。柿子酿制的酒还能驱寒化痰,补血养身。
现代临,床研究发现,柿子和柿叶有降压、利水、消炎、止血作用。柿子有助于降低血压,软化血管,增加冠状动脉流量,并且能活血消炎,改善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脏血管硬化,堪称有益心脏健康的水果王。柿子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含碘。所以因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食用柿很有帮助。般人平时经常食时,对预防碘缺乏也大有好处。柿子虽然好吃,但不宜过量食用,柿子吃得过多,不易消化,尤其不宜空腹食吃生柿子,糖尿病人、脾胃泄泻、便溏、体弱多病、产后、外感风寒者忌食;患有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动力功能低下者、胃大部切除术后不宜食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