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天蔚开放市委大院是一个可取的姿态 [复制链接]

1#

张天蔚:开放市委大院是一个可取的姿态


必须承认,公众尚未习惯以平等心态与官员相处,否则也不会见到市委书记坐地铁,就以为是多大的新闻。等到有一天人们可以在各种场合偶遇各级官员,各级*府大院也都能经常性地向公众开放,姿态就变成了常态,权力也就不再封闭和神秘。人们期待的其实就是这一天。


1月1日上午,中共南京市委大院首次对外开放。经过预约登记的南京市民,在市委书记杨卫泽和其他机关干部的导游下,参观了市委、市*府等部门的办公场所。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表示,这次活动,就是为了请市民进来看看我们的工作地,来监督我们的工作。


而据南京媒体报道,南京市民对参观市委大院表现出很高的热情,预约报名相当踊跃。而1月1日的实际参观情形,也印证了这一点。


公众对*府机关的内部情形怀有好奇心态,本是最寻常不过的常识。治理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各项决策,就从那栋大楼或那个大院里做出,而其每一项决策,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个市民、公民的生活。那么,去看看那些决策如何形成、落实的过程,也就成为最朴素的好奇心。另一方面,权力和权力的运行本身,总是充满神秘感。虽然*治民主化的进程本身,正在逐渐使*治权力运作变得公开、透明,因此正在不断化解*治的神秘感,但即使每一个曾经幸运地在白宫开放日里走进过总统椭圆形办公室的美国公民,一定都会兴致盎然地将其当做最自豪的谈资。


因此,无论是出于*治民主化的内在逻辑,还是为了满足公众对*治决策的好奇,*府机关对公众开放,都有充分的必要和良好的*治效果。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府的停摆危机刚刚过去,白宫就急忙宣布恢复一度中断的免费白宫公众游览项目和秋季的白宫免费开放日活动。


也许会有人质疑南京及其他即将尝试开放的地方*府是在作秀,因为简短且被规划好的参观过程中,不可能仔细了解到*府运作的具体过程,也就谈不到对*府工作的监督。


确实,开放*府机关虽然可以让公众看到权力机关的办公场所,但公共权力的运作和公共决策的落实,并不真的就在办公桌上完成。因此,任何形式或程度的开放,都只是一种姿态,一种向公众敞开大门、接受监督的姿态。


姿态可能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就好像开放本身并不能让公众真正看到权力的运作一样。但不同姿态的背后,却有不同的理念作为支撑,而这些不同的理念,才真正值得关注。不难理解,封建时代的深宫禁苑,恰与世袭皇权的封闭、神秘相互适配。而现代*治的民主化、公开化,也必然要求权力的姿态作出相应的调整。开放*府大院这一姿态背后,便是公众对决策民主化、公开化的强烈诉求,是权力必须接受监督这一现代*治理念的具体体现。


开放*府大院是权力民主化、公开化这一理念的具体外在体现,而当这一理念越来越成为多数公民的普遍诉求时,就一定不会满足于对*府大院的参观,而是要求以更具体可为的方式,参与*治决策、监督权力运行。


必须承认,公众尚未习惯以平等心态与官员相处,否则也不会见到市委书记坐地铁,就以为是多大的新闻。等到有一天人们可以在各种场合偶遇各级官员,各级*府大院也都能经常性地向公众开放,姿态就变成了常态,权力也就不再封闭和神秘。人们期待的其实就是这一天。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