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开始降温了,天气越来越冷了,人体的血管随着温度“热胀冷缩”,血管收缩就容易堵!平时的护心很重要。
人体的构造是精妙,很多问题都嫩在身上找到相应的出口,我们每个人身上就自带了一个护心的穴位。
人体自带护心穴位:
人的手掌正面拇指根部,下至掌跟,伸开手掌时明显突起的部位。
找到这个位置了吗?这里就是我们人体自带的护心穴位:
日常健心
护心——每天十五分钟,大拇指按揉,按到不酸胀为止。
中医经络穴认为:
大鱼际是心脏的反射区,日常按压10~20分钟,就像直接给心脏做按摩!有缓解心脏压力的护心效果,建议,作为中老年人日常护心保健方法之一,每一位中老年人都可以学会。
当心~心脏这个时候最脆弱!
很多心脑血管疾病会在凌晨或清晨这段时间里发病,严重时会夺人性命。事实上,心脏有5个“魔鬼时刻”,一定要当心!
1
狼吞虎咽后
人在吃饭时,心脏的工作状态会发生变化,如心跳加快8%~10%,心脏射出的血量增加,舒张压(低压)降低,大约持续30~分钟。
吃饭对心脏影响的程度与进食量的多少有关,食量越大影响越显著。对于有基础心脏病(如冠心病)的人群,则可能会有心慌、不适等感觉,甚至可能出现心绞痛等症状。
2
用力大便时
因为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内压力,增加氧的消耗,使心率加快,心血量增加和每分钟心搏出血量增多,给心脏增加负担。
特别是对于脑卒中后和有心脏病的病人,因便秘屏气用力排便会诱发心脑血管病突然发作,像坐在马桶上心脑疾病突然发作致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3
忍受不良情绪时
英国伦敦大学圣乔治医学院的公共卫生与人口健康研究所的学者发现:
在丧偶后的最初几周内,人们心绞痛、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病发作的风险会上升。
有人对正在暴怒者的心脏进行过测试,发现这时心跳急剧加快,有的还变得不规律。
4
剧烈运动后
运动性猝死常常猝不及防,往往发生在既往健康没有明确心脏病史的人身上。
运动性猝死主要是因为剧烈运动导致交感神经极度兴奋,心肌收缩力加强,心率加快,血压升高以满足运动时机体的生理需要。
这有可能导致心脏电生理活动的紊乱,从而容易出现心室颤动等致命性心律失常。
5
早晨6~9点
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对名心脏病患者调查后发现,在一天中,上午6至9时为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心绞痛和猝死往往会在上午9时左右发生。此时段发作的非致命性心脏病比晚上11时发作的心脏病多3倍左右。这个现象被又被称为心血管事件的“晨峰现象”。
我们希望每个朋友们都学会这个方法,让心脏远离这五个最危险时刻的威胁,给自己的心脏加一层保险!点个zan吧!
来源:39养生堂、健康长寿之家、东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