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感染性心内膜炎(IE)是由病原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从其他感染部位迁移至心脏引起感染所致,多发生于伴有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其主要临床表现包括发热、心脏受累、血管损害和免疫反应等,被认为是“致命的感染性疾病综合征”之一。
那么IE的具体发生机制为何?临床如何诊断和治疗?为此,小界特意邀请医院的何金山老师制作了本期课程《感染性心内膜炎是如何发生的?》,带我们一起学习IE的发生与诊治要点。
一、IE的发生机制
IE的发生过程如下:首先,病原体通过静脉注射、输液等过程进入血液,来到身体各处,尤其是心脏。心脏内膜受损之后,细菌在受损内膜处黏附、定植。然后细菌进行大量增殖和扩散,甚至可在心脏内膜上形成菌落的团块,也就是细菌性的赘生物。
与其他疾病相同,IE的发生也是外环境和内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免疫力差、先天性心脏病等内环境,以及菌血症等外环境。
在病原体方面,几乎所有病原体都能导致IE。社区获得性IE的病原体以链球菌为主,院内获得者则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为主。由于血管内、胃肠道、泌尿系介入操作和透析患者增多,病原体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肠球菌比例随之升高。此外,布氏杆菌和真菌也可导致IE。
IE的分类是多样的,可分为急性(毒力较强,危害较大)和亚急性、自体瓣膜和人工瓣膜、左心和右心等。
二、IE的临床表现
IE发生后全身都可出现症状,包括颅内栓塞、黏膜出血、脾大、指甲下出血、杵状指、血尿等。
从IE发生的过程来看,患者发生IE时先有细菌入血,发生菌血症,此时会有糖尿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危险因素的症状和发热症状。
细菌在心脏表面形成赘生物后,严重破坏心脏的结构,可能引起瓣膜反流、传导阻滞、心力衰竭等。赘生物随着心动周期不断摆动,甚至发生脱落,转移到不同部位,可能引起脑梗死、皮肤黏膜出血等。此外,赘生物作为外源性物质,会面临人体免疫应答过程,产生免疫损伤,从而引起IE相关性肾小球肾炎、Osler结节等。
IE最常见的症状和体征可以用两个单词进行记忆:
●FROM
F:Fever(发热);
R:Roth’sspots(Roth斑);
O:Osler’snodes(Osler结节);
M:Murmur(新发杂音)。
●JANE
J:Janewaylesions(Janeway损害);
A:Anemia(贫血);
N:Nailhaemorrhage(指甲下出血);
E:Embolism(栓塞)。
三、总结
看到这,大家应该已经知道了几乎所有病原体都能导致IE,细菌性赘生物严重损害心脏结构,可造成全身多种症状,主要的症状和体征可以“FROM”和“JANE”两个单词简单记忆。
由于篇幅原因,小界今天就讲到这,接下来何金山老师还对血培养、影像学等诊断IE的方式,以及内外联合的治疗原则等进行了精彩的分享,小界诚挚邀请您移步医生站查看完整课程。
还有更多精彩内容,比如:重症疾病合并心律失常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肺动脉高压如何准确识别?如何以HEARTS法则识别心电图危急值?高血压早期心脏超声心动图如何表现?想要知道答案,那就和小界一起进入课程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