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预制构件施工方案 [复制链接]

1#

4第一章工程概况

4第一节工程简介

4第二节预制构件概况

6第二章编制依据

7第三章施工管理

7第一节项目PC构件安装组织管理

8第二节PC安装思路及顺序

82.1总体实施思路

82.2单栋楼层吊装顺序

8第三节资源部署

83.1垂直运输机械

93.2吊装工具

.3PC劳动力部署

11第四章PC构件前期准备工作

11第一节PC构件进场计划与运输要求

.1PC构件进场计划

.2PC构件运输要求

13第二节PC构件进场验收及堆场

17第五章支模体系

17第一节支模体系选择

18第二节构造体系

.1支撑体系构造

.2施工准备

21第三节支模架布置及节点处理

.3支模架拆除

.4速连架支模体系安全要求

26第六章钢筋节点绑扎

26第一节梁钢筋绑扎

27第二节板缝位置钢筋处理

27第七章PC构件吊装

27第一节叠合楼板吊装

29第三节预制楼梯吊装

32第八章洞口处理

32第一节烟道等预留洞口

32第二节线盒等预留洞口

33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34第十章安全保障措施

35第十一章应急预案

35第一节总则

35第二节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37第三节重大危险源、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39第四节事故现场保护和报告

第一章工程概况

第一节工程简介

第二节预制构件概况

1#栋H1、H2户型预制叠合楼板及楼梯构件统计表

2#、4#H1、H2户型预制叠合板及楼梯构件统计表

3#、5#(H5、H6)户型预制叠合板及楼梯构件统计表

6#(H1、H2)户型预制叠合板及楼梯构件统计表

第二章编制依据

(1)高级知识分子住宅园项目东区一期工程施工图纸

(2)高级知识分子住宅园项目东区一期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3)主要规范:

(4)主要图集

第三章施工管理

第一节项目PC构件安装组织管理

第二节PC安装思路及顺序

2.1总体实施思路

在本项目楼层支撑架搭设完成,且楼层砼强度达70%时,开始全面施工。

2.2单栋楼层吊装顺序

叠合板吊装从楼层边、靠近现浇楼板处的叠合板开始吊装,四周PC构件依次进行叠合板吊装施工.

PC楼梯吊装在下一层进行吊装叠合板施工时开始吊装,先进行下跑楼梯的吊装,在吊装上跑楼梯。

第三节资源部署

3.1垂直运输机械

根据工程概况及结构特点,该吊装施工采用塔机进行吊装,依据图纸设计、塔机定位、吊装作业量以及吊装必须满足的最远距离的最大起重量,选择W-10B型,根据总平面布置图中的塔吊布置,结合PC构件位置及重量,本项目的叠合板和楼梯的构件最大重量约为1.9T,均低于该塔吊起重范围内的起重要求,具体情况如下表:

塔吊布置如下图:

3.2吊装工具

吊装工具、设备需求表

3.3PC劳动力部署

根据现场进度情况及楼栋PC构件情况,每栋楼人员安排如下表:

第四章PC构件前期准备工作

第一节PC构件进场计划与运输要求

1.1PC构件进场计划

根据现场施工进度计划,在PC吊装前3天填写PC构件进场计划并联系PC生产厂家,进场计划中应标明需求的构件名称、类型、数量、使用部位和到场时间。考虑到交通对现场进度的影响,现场应多存放相应楼栋一层的PC构件。

根据安装顺序,向生产单位提出叠合板的装车顺序,叠合板卸货时按照平面吊装顺序图逆序堆放,便于吊装工作的开展,减少安装时间。

1.2PC构件运输要求

(1)预制叠合楼板宜采用平放运输,堆放层数不超过6层,这样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坏,同时又避免了后期的施工难度,装车前先安装吊装架,将PC结构放置在吊装架子上,然后将PC结构和架子采用软隔离固定在一起,保证PC结构在运输的过程中不出现不必要的损坏。

(2)为了PC结构进入施工现场以及能够在施工现场运输畅通,设置进入现场主大门道路至少8m宽,施工现场道路设置5m宽,保证PC结构运输车辆能够在主大门道路双向通行,保证在施工现场转弯、直走等方式的畅通。

(3)PC叠合楼板、PC楼梯等采用平放运输,放置时构件底部设置通长木条,并用紧绳与运输车固定。叠合板可叠放运输,叠放块数不得超过6块,叠放高度不得超过限高要求,楼梯板不得超过3块。

(4)运输预制构件时,车启动应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

(5)部分运输线路和构建堆场覆盖地下车库,运输车通过地下车库顶板的道路,在板底进行加固,同时对构件堆场下方车库顶板进行回顶加固,确保地下车库的顶板能够满足PC构件的重量。

(6)构件尽量分类装车,垫块应在一条垂直线上,构件装车顺序与卸车顺序一致。

第二节PC构件进场验收及堆场

(1)PC构件进场检验

对每批进场的构件都应该复核,复核结果形成文字记录,详细的记载构件的尺寸、外观质量、配筋等情况,当复测结果符合下表要求后按规定上报监理公司。

1)构件进场成品验收

预制构件预埋件质量要求和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2)预制构件构件外观质量及检验方法

注:①现浇结构及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已出现的严重质量缺陷,由施工单位提出技术处理方案,并经监理(建设)单位认可后进行处理。对经处理的部位,应全数重新检查验收。②现浇结构及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对已经出现的一般缺陷,应由施工单位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全数重新检查验收。

3)预制构件尺寸质量要求

预制构件外形尺寸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注:当采用计数检验时,除有专门要求外,合格点率应达到80%及以上,且不得有严重缺陷,可以评定为合格。

4)预制构件资料验收

预制构件进场进行验收的同时,必须进行相应预制构件的资料验收。验收构件的资料必须在构件验收时完成,不能在后期补上。

(2)构件运送到施工现场及验收合格后,应堆放在起吊设备的覆盖范围内,避免二次搬运。叠合板堆放点靠近主干道,减少卸货时间,堆放点硬化处理,若在地库顶板上,则需对顶板做好加固措施。

堆放时应按吊装顺序、规格、品种、所用楼号等分区配套堆放,且应布置在塔吊有效范围内,不同构件堆放之间宜设宽度为0.8~1.2m的通道,并有良好的排水措施。

(3)叠合板堆放应满足以下要求:

根据图集15G-1规定:叠合楼板堆放时,堆放场地应平整压实。应将板底向下平放,不得倒置。垫木放置桁架侧边,在距板端mm处及跨中位置,当板标志跨度小于等于3.6米时跨中垫一条垫木,当板标志跨度大于3.6米时跨中设两条垫木,垫木必须上下对齐、垫木垫实,不得有一角脱空现象,不同板号分别堆放,每垛堆放层数不宜超过6层。

叠合板堆放示意图

(4)楼梯进场后用汽车吊进行吊卸,楼梯下面沿长方向铺木方,堆放高度不超过5层,每层间需用通长木方垫起,上下层楼梯垫木的位置必须对齐,严禁集中堆载。

楼梯现场堆放图

(5)现场PC构件堆场部署

本项目PC构件堆场共计3处.

堆场回顶

地库顶板叠合板堆场采用原支模体系作为回顶支撑;立杆间距1*1mm,扫地杆mm,纵横杆mm;

第五章支模体系

第一节支模体系选择

(1)确认支模架体系

立杆采用快速架48×3.5,顶部设可调顶撑,横肋采用40×90mm木方.

(2)支撑体系材料

1)立杆(¢48×3.5)支撑体系立杆,自带顶托和底托,底托用于存在高低差的楼面(如厨房、生间),其他位置可不用底托;顶托用于调节立杆高度。

2)横杆(¢48×3.5)

横杆分为0.9米和1.2米两种。

3)梁杆(¢48×3.5)

梁杆尺寸为¢48×3.5普通钢管,用于支撑梁底及加固梁模,连接处用普通碗扣式扣件于速接架立杆连接。

4)木枋

木方均采用40×90mm的木枋,顶托宽度为mm,设20mm间隙。

第二节构造体系

2.1支撑体系构造

2.2.1支撑体系构造

支架均采用Φ48×3.5mm钢管,立杆间距主要为mm,布距mm,叠合板、梁底下支撑主要为mm*0mm。

现浇粱、墙采用传统支模方式,主龙骨采用Ф48*3.5钢管,次龙骨采用40*90木方。

框架梁模板支设剖面图

墙体模板立面图

2.2施工准备

2.2.1材料及主要机具准备

2.2.2技术准备

(1)组织技术人员精读图纸,对施工班组及施工人员按专项方案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及安全技术交底。

(2)绘制模板加工图和各区域模板安装图;复核轴线和各部分尺寸。

2.2.3、作业条件准备

(1)放好模板控制线及立杆定位线,纵向剪刀撑位置线。架体定位要准确,根据方案附图要求的立杆间距在基层面上弹线将钢管立柱位置找出,并严格按此位置搭设。

(2)与劳务分包队伍签订安全、消防、环保、职业健康等分包协议,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应持有有效上岗证。

2.3模板搭设

(1)模板支架搭设前,应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的内容应与模板支架专项施工方案一致,安全技术交底应形成书面记录,交底各方人员应在交底文件上签字确认。

(2)搭设排架时,地面混凝土强度必须大于1.2N/mm2。

(3)模板支撑系统的立杆间距应按施工方案进行设置,先在支承面放线,确定立杆位置,将立杆与水平杆用扣件连接成第一步支架,完成一步搭设后,应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然后搭设扫地杆并再次对立杆的垂直度进行校正,逐步搭设支架,每搭设一层纵向、横向水平杆时,应对立杆进行垂直校正,支架的水平杆位置必须按施工方案的要求设置,搭设应顺序、按步进行,不得错步搭设。

(4)立杆接长应满足支撑高度的最少节点原则。支撑立杆接长后仍不能满足所需高度时可以在立杆上部采用对接扣件接长,本工程层高较低,均为整根立杆。

(5)可调托座安装

根据结构标高确定可调托座螺母初始高度,并略低于精确标高2cm左右;可调托座的顶层伸出顶层水平杆的悬臂长度不超过mm,并明确可调托座开口方向。

(6)主龙骨安装

明确主龙骨设置方向,主龙骨搭接长度不宜小于30cm,且不得小于15cm,同时设置防倾覆措施。

(7)垂直运输

杆件垂直运输采用人工传递,每1.5m步距站一人,传递至搭设高度后,同步骤搭设。

2.4梁和整体楼盖梁结构模板应符合规定

(1)安装梁模板时应设安全操作平台,并严禁操作人员站在独立梁底模或柱模支架上操作及上下通行。

(2)底模与横楞应拉结好,横楞与支架、立柱应连接牢固。

(3)安装梁侧模时,应边安装边与底模连接,当侧模高度多于两块时,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4)起拱应在侧模内外楞连固前进行。

2.5支撑体系施工要点

(1)承重支撑水平力的传递和整体稳定主要以自身结构体系为主,局部速接架体之间断开处通过普通钢管扣件将架体连成整体。

(2)钢管支架立杆间距、水平杆、剪刀撑的设置不得扩大。当地基高差较大时可利用立杆0.5m节点位差配合可调底座进行调整。

(3)根据专项施工方案与支撑体系平面布置图,采用弹线放置每个可调底座,确保位置正确。

(4)支撑体系搭设应与模板施工相结合,利用可调底座或可调托座调整模板底模标高。

(5)严格按照施工流程作业,平面方向先采用四根立杆组合一个塔式稳定体,安装水平横杆后再向周边扩展,垂直方向搭完一层以后再搭设次层,以次类推。

(6)水平调整。在场地四周作+0.水平标记,拉通线找平。第一步支撑组立完成后,以水平尺控制,确保每个可调底座达到同一水平位置。

(7)杆件组合。各杆件采用插销结合,结合后再以榔头槌实。

(8)安装可调托座、主龙骨,主龙骨搭接时错开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mm,最后精确控制标高。

(9)支撑安装应自一端向另一端延伸,自下而上按步搭设,并逐层改变搭设方向,不得从两端向中间进行,以免结合处错位,难于连接。

2.6支撑体系搭设质量控制

搭设质量主要控制项目为水平度和垂直度,详见下表。

搭设质量检查项目表

注:h——步距;H——支架高度;l——跨距;L——支架长度。

第三节支模架布置及节点处理

(1)叠合板在房间边界的布置

1)在房间边界mm~mm布置一道立杆支撑叠合板。

2)叠合板与结构边采用40×90mm木方作为横梁,上贴双面胶作为密封条(密封条采用较厚且较软的双面胶,内外两侧各贴一道)。

(2)叠合板板缝处理

1)在板缝中建支设一排立杆,立杆间距~1mm。

2)在立杆在垂直于板缝方向布置40×90mm木方作为小横梁,木方长度为板缝宽度加mm,与两边板各搭接mm。

3)在小横梁上平行于板缝布置40×90mm木方,木方位置为小横梁两边各一根,共两根。

4)木方上铺设模板,模板宽度与小横梁长度相同,长度为板缝长度。

5)模板上在叠合板下贴一层海绵条作为密封条(内外各贴一道)。

3.3支模架拆除

(1)模板拆除原则

模板拆除应坚持从上往下,先拆梁板,后拆架子的原则。

(2)模板拆除流程

3.4速连架支模体系安全要求

3.4.1安装安全要求

(1)速接架材料垂直运输应分类起吊,立杆及横杆均采用钢丝绳两点捆扎起吊;顶托、底托采用料斗起吊,速接架材料一次起吊量不允许超过塔吊允许范围。

(2)速接架搭设过程中,必须由至少两个人同时配合操作,一个人扶住立杆,一个人安装横杆,再进行安装其他立杆,直至稳定单元体系形成后方能将立杆松开。

(3)安装过程中一定要带好安全帽,防止立杆倒塌。

(4)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速接架立杆不得强行搭设,也不得将速接架弯曲后搭设。

(5)速接架搭设完成后叠合板吊装前必须先检查插销是否紧扣,全数检查插销,并将插销钉紧,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

(6)速接架搭设好,可利用速接架上水平杆搭设操作平台,作业平台板一定要铺设好,避免探头板踩空。

(7)支模过程如果中途停歇,应将已就位模板或支架连接稳固,不得浮搁或悬空。拆除中途停歇时,应将已松扣件或已拆松的模板、支架等拆下运走,防止构件坠落或作业人员浮空坠落伤人。

(8)速接架搭设稳定体系立杆延伸不应超过两个立杆,超过两个立杆单独延伸需用普通钢管与其他稳定体系连接。

3.4.2速接架拆卸安全要求

(1)速接架拆卸采取先拆上横杆、再拆下横杆、最后拆立杆。

(2)拆卸过程中必须一手扶住立杆,一手拆卸,或两人配合拆卸,不允许两手同时拆卸,预防立杆倒塌。

(3)砼达到拆模强度后,拆模令下发后方可拆模,模板拆除后方可拆除速接架。

(4)速接架拆除后禁止随意乱扔,应将拆卸下来的速接架按类摆放,统一由塔吊调走,禁止从楼层内直接将速接架往楼板投抛。

(5)拆卸过程中,拆卸工人一定要带好安全帽,防止立杆倒塌。

第六章钢筋节点绑扎

第一节梁钢筋绑扎

(1)首先完成叠合板吊装,吊装完成后再进行梁钢筋绑扎。

(2)进行梁钢筋绑扎是,首先进行上部面筋的绑扎,然后将梁箍筋向下放入梁模板内,在梁箍筋下层底筋位置刚到叠合板预留钢筋下,在进行梁下部钢筋绑扎。

除面筋外其他的钢筋按从下向上分层绑扎。

(3)梁处两边叠合板预留钢筋已过梁中,为便于钢筋绑扎,可以进行叠合板加工的时候,和生产厂家协商,将梁处叠合板处钢筋向下倾斜,便于横向钢筋放入叠合板预留钢筋放进下面。

第二节板缝位置钢筋处理

板缝位置采用钢筋使叠合板钢筋与现浇楼板面筋相连,并分别用纵向钢筋绑扎连接。

第七章PC构件吊装

第一节叠合楼板吊装

(1)叠合楼板板底标高复核:木枋铺设完成后必须拉通线校核木枋上表面标高,通过调节顶托丝杆使木枋上表面与叠合板底标高一致。

(2)叠合楼板挂钩起吊就位:叠合板长≤4m时采用4点挂钩,>4m时采用6点挂钩,吊钩或卸扣对称(左右、前后)固定于桁架纵向与腹筋的焊接位置。挂钩时应确保各吊点均匀受力。

起吊前先进行试吊装,先吊起距地面50cm停止,检查钢丝绳、吊钩的受力情况,使叠合板保持水平,然后吊至作业层上空。

(3)叠合楼板吊装至楼面mm时,停止降落,操作人员稳住叠合楼板,参照墙顶垂直控制线和下层板面上的控制线,引导叠合楼板缓慢降落至支撑上方,调整叠合楼板位置,根据板底标高控制线检查标高。待构件稳定后,方可进行校正。

(4)根据预水平控制线及竖向楼板定位控制线,校核叠合楼板水平位置及竖向标高情况。通过调节竖向独立支撑,确保叠合楼板满足设计标高及质量控制要求;通过撬棍调节叠合楼板水平定位(撬棍应配合垫木使用,避免损伤预制楼板边角)

(5)叠合板底接缝高低差校核:叠合板吊装完后必须有专人对叠合板底拼缝高低差进行校核,拼缝高低差不大于3mm。

(6)吊装完成后,需先检查调和楼板下面支撑体系是否稳定或者发生变形,确保支撑体系稳定且未发生变形,才能进行摘钩。

(7)叠合板施工操作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

第三节预制楼梯吊装

(1)吊具准备

预制楼梯吊装时,由于楼梯自身抗弯刚度能够满足吊运要求,故预制楼梯采用常规方式吊运,即长短钢丝绳或吊索,吊装之前提前根据楼梯深化设计情况计算相应的钢丝绳或吊索长度。为了保证预制楼梯准确安装就位,需控制楼梯两端吊索长度,要求楼梯两端部同时降落至休息平台上。

(2)吊装前准备工作

根据施工图纸,在上下楼梯休息平台板上分别放出楼梯定位线;同时在梯梁面放置钢垫片,并铺设细石混凝土找平。垫片尺寸:3mm、5mm、8mm、10mm、15mm、20mm。

检查竖向连接钢筋,针对偏位钢筋进行校正;

(3)预制楼梯的起吊

用吊钩及长短吊绳吊装预制楼梯,吊装时设置两名信号工,构件起吊处一名,吊装楼层上一名。另楼梯吊装时配备一名挂钩人员,楼层上配备2名安放及固定楼梯人员。

吊装前由质量负责人核对楼梯型号、尺寸,检查质量无误后,由专人负责挂钩,待挂钩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时,由下面信号工确认构件四周安全情况,指挥缓慢起吊,起吊到距离地面0.5m左右,塔吊起吊装置确定安全后,继续起吊。

(4)预制楼梯的安装

待墙体下放至距楼面0.5m处,由专业操作工人稳住预制楼梯,根据水平控制线缓慢下放楼梯,对准预留钢筋,安装至设计位置。

(5)安装连接件、踏步板及永久栏杆

楼梯停止降落后,由专人安装预制楼梯与梯段板之间的连接件,然后安装永久栏杆

(6)成品保护

由于楼段面即为交房标准,且梯段安装完成后要作为施工通道使用,周期也较长,一旦破损修补困难,所以梯段成品保护要求较高,工地一般利用废旧模板钉成方盒保护阳角,直至施工结束。

第八章洞口处理

第一节烟道等预留洞口

(1)存在烟道等较大预留洞口的叠合楼板,联系叠合板生产厂家,在预留洞口处周边进行钢筋加强,预留洞口在叠合楼板生产期间直接完成预留。

(2)在叠合板吊装完成后,在预留洞口定制木盒子。

第二节线盒等预留洞口

(1)部分预制楼板中存在线盒及预埋洞口等,在预制楼板生产阶段,联系生产厂家将洞口及线盒等按设计图纸预埋到叠合楼板中。

(2)叠合板线盒在预制构件厂进行预埋,构件厂对线盒预埋须精确。

(3)叠合板出厂前,对线盒内混凝土清理干净,并做好成品保护。禁止在现场进行剔凿。

(4)在叠合楼板吊装完成后,进行预埋管线的连接。

第九章质量保证措施

本工程严格按照施工合同提出的质量和技术要求,按国家质量规范、苏州市建委有关质量规定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达到国家质量验收标准的合格等级。

(1)预制构件的几何尺寸,安装位置偏差应符合《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的有关要求。

(2)预制构件的外观尺寸,结构性能及后浇层混凝土施工质量应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的有关要求。

(3)预制构件施工完成后质量应符合《装配式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DGJ32-J-)的有关要求。

(4)在预制构件吊装施工前,编制吊装专项方案,并认真进行交底工作。

(5)预制构件在运输、堆放、安装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成品保护措施。

(6)叠合板施工时,注意控制支撑架稳定性,控制好叠合板叠合楼板吊装后的标高与位置。

(7)预制楼梯吊装前,检查楼梯平台板处垫片是否按要求布置,严禁使用混凝土垫片。

(8)每完成一道工序应有专人检查,特别是隐蔽工程。对预制构件施工安装过程的隐蔽工程进行自检、评定,合格后通知工程监理单位进行验收,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前,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9)设专职质检员,全面负责工程成品、半成品、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及控制。

(10)及时收集整理预制构件进场验收及施工安装过程的质量控制资料,并对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负责,不得弄虚作假。

第十章安全保障措施

(1)执行国家和省、市制定的各项安全规范和要求。

(2)预制厂内吊装转运时,应注意车间内操作人员安全并保持桁车运行平稳。

(3)作业人员进入工地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严禁酒后作业。

(5)现场吊装时,应用对讲机指挥。塔吊司机、塔吊指挥及其他操作人员必须按操作规程执行,严禁违规操作。

(6)进行叠合板吊装前,先确定支撑是否稳定,保障吊装工作的安全进行。

(7)在预制构件吊到楼面的过程中,预制构件下方禁止出现施工人员,避免发生高坠。

(8)预制楼梯起吊的时候,楼梯两端禁止站人,避免吊装楼梯时楼梯侧移撞伤施工人员。

(9)预制构件在吊装过程中,禁止对吊装中的构件进行拉拽。构件未稳定停在空中时,禁止施工人员触碰构件。

(10)在楼层施工完成后,预制楼梯处未进行吊装,楼梯间周边用钢管做好临边防护.

(11)进行楼面吊装施工的人员,在进行施工操作时必须佩带安全带。

(11)当风速达10m/s时,吊装作业应停止。

第十一章应急预案

第一节总则

目的:安全生产是为了使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发生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等生产事故。消除或控制危险有害因素,保障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积极应对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及时采取措施迅速的组织开展事故的抢险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维护工程的正常施工。依据《安全法》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工程具体实行情况制定该项目工程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应急救援原则: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救人第一的方针,同时以自救为主、加强协调、依靠科学、快速准确、有效地处置,防止事故扩大为原则。一旦事故发生应根据事故情况分析险情大小否则立即启动救援预案。实施应急救援,向上级汇报要求增援。

范围:工程施工中的伤亡事故主要发生高空坠落、物体打击、触电和机械伤害四个类别。

事故应急救援责任制: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和各个班组负责制,若安全事故发生各有关班组成员在项目经理指挥下按照救援预案要求履行职责,分工协作、快速、有效、有序地开展救援工作,对不服从指挥、不履行职责的,项目部给予罚款或扣除工程款。对于各项责任制要落实到位。

第二节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应急救援组织机构:项目部成立事故救援指挥部。

指挥长:XXX

副指挥长:XXX

成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组:指挥部要求一旦发生事故,由木工班、泥工班负责抢险组,钢筋工班组、技术员、资料员负责救护组,材料设备员、材料员、水工班负责后勤保障组,电工班维护现场,正副指挥长、安全员以及抢险小组成员负责事故调查和上报。

(1)职责:

1)发生事故时指挥部发布启动和解除事故救援命令,组织指挥安全事故的抢救,对抢救时出现的问题及时解决。

2)抢险救援组:负责事故现场抢险救援以救人和财产为主。

3)医疗救援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设备供应和后勤保障。

4)后勤保障组:负责现场抢险物资设备供应和后勤保障。

5)事故调查组:负责搜查有关证据,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止事故扩大的安全措施,向上级主管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

(2)通讯联络:

(3)项目部应急救援资源管理:

项目部配置足够的有针对性的设备来保证事故发生时能起到应有作用,如:消防工具、砂土等,制定项目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性的维护、保养、检查。

(4)应急救援路线:

医院三亚市吉阳区南新街号()

第三节重大危险源、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

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范围等情况: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应急救援策划,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列出危险源、指定消除或减少危险性的安全应急救援监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基本情况分析下列几类:

(1)高空坠落危险源:

从临边、洞口包括屋面边、楼梯边阳台边预留洞口楼梯口等处坠落,从脚手架上的坠落,在施工电梯、塔吊安装拆除、拆除模板等坠落结构和设备吊装时坠落。

(2)坠落预防监控措施:

当工地施工现场发生高空坠落事故时,立即组织人员保护现场,当伤者身体某些部位出血时应简单包扎、防止失血过多、引起昏迷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如伤者已昏迷,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在救护人员未到之前,不得贸然移动伤者,防止伤者骨折病情加重。尽可能、尽快地控制事,故营救受害人员和调查事故原因,消除以后事故的发生。

(3)物体打击危险源:

同一垂直作业面交叉作业中高处坠落物体的打击,通道口处由建筑物内坠落或抛出物体的打击。

(4)物体打击预防监控措施: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正确佩带安全帽,严禁同一垂直面交叉作业。加强对工人安全培训教育,严禁高空抛物。安全通道口处上方应搭设符合规范的安全防护棚,在建工程内不得兼作宿舍。

物体打击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立即疏散人员、及时抢救伤员,检查受伤部位并予以包扎止血,医院急救电话,做进一步治疗,必须引导工人有秩序地撤至安全区域和安置区,组织好特殊人群的疏散安置工作、维护安全区和安置区的秩序、调查原因并及时消除事故的再发生。

(5)机械伤害危险源:

各类施工机械(包括塔吊,提升机等特种设备)伤人的事故、机械伤害预防监控措施:

设备进场应经有关部门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并记录存在的问题及改正结果、确定合格。明露的机械设备使动部位应安装牢固适用的预防罩、防止物料带入、保护作业人员的安全。当作业人员准备离开机械时应拉闸切断电源后再走,避免误触开关发生事故,手持电动工具的危险零件必须按有关标准安装及设防护罩不得任意拆除,加强对工人安全培训教育,使工人能严格按照各类机械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正确使用各类施工机械、特种作业设备必须经检测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特种设备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机械伤害应急措施:

如果发生机械伤害事故,应先关闭电源,抢救伤员,检查伤员的受伤情况,先将受伤部位予以包扎止血并固定,然后拨打急救电话做进一步治疗,组织检查机械问题立即维修,消除机械伤害再发生。

(6)触点危险源:

对经过或停靠施工现场的外电线路没有或缺少防护,在搭设的钢管架,绑扎钢筋或起重吊装过程中碰触这些线路造成触电事故,使用各类电器设备触角,电路破皮、老化无开关箱等引起触电事故。

触电应急措施:

一旦发生触电事故,首先切断电源,禁止人体接触电源,将伤员抬至潮湿平整的地方做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同时拨打急救电话,做进一步的治疗,检查事故发生的根源,以防止事故再发生。

由安全员根据上述分析,结合本工程特点、施工范围等情况的基础上从物质、工艺、设备危险性入手分析重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以及事故的影响范围、伤亡人数、经济损失、综合评价重大危险源的宏观监控与管理。

第四节事故现场保护和报告

施工现场发事故后,事故发生地应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同时抢救伤者及财产需要移动现场部分物品时,必须留存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上报公司救援指挥部,事故现场应采取有效措施组织自救,防止事故扩大,写出事故报告上报公司,公司应向有关部门上报,调查处理完毕后将事故解除调查并恢复正常施工。

先吊装叠合板,梁钢筋先绑扎箍筋和面筋

绑扎底筋等除面筋以外的钢筋

绑扎完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