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术后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全面了解冠心病之六检查诊断 [复制链接]

1#

全面了解冠心病之六:检查诊断

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冠心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心绞痛,但很多患者胸前区疼痛就认为是心绞痛,又或者部分患者有冠心病却没有心绞痛,属于无症状冠心病患者,那么我们可以做哪些检查明确自己是否是冠心病,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到底如何。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脂、血糖、凝血功能等化验检查可了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胸痛明显的需检查心肌酶及肌钙蛋白,对于诊断心肌梗死有重大重要价值,特别是心脏特异性肌钙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3小时后即可升高,可持续1到2周。

心电图检查。除了典型的临床症状以外,最常用、最简单、最方便的检查手段是心电图。

普通心电图。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典型的心绞痛发作时应有心电图异常,但约有半数以上的心绞痛患者心电图正常,表示心电图诊断不敏感。另外,老年人不管有无心绞痛,60%有异常的心电图,而能用作诊断冠心病依据者不到30%。

心电图负荷试验。让患者运动(脚踏车、平板试验等)或药物诱发心肌缺血改变,冠心病诊断正确率可以提高到75%左右,但副作用较大,部分老年、卧床、精神疾病、药物过敏患者无法完成试验。

动态心电图。又称Holter。可连续记录患者24到48小时内的全部心电图,无论是心肌缺血还是心律失常,无论是持续性还是阵发性发作,都可通过这种检查而被发现。另外,动态心电图还可记录患者在各种状态下的心电图,如进餐、上楼、休息、跑步等变化,便于分析患者的心脏储备功能和各种状态下的反应性。还可通过心电图与症状结合分析,鉴别患者不舒服的原因。缺点是出结果较慢、部分患者背在身上不适应、心肌缺血不能准确定位等。

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进行冠状动脉二维或三维重建。用于判断冠脉管腔狭窄程度和管壁钙化情况,对判断管壁内斑块分布范围和性质有一定意义。缺点是对狭窄程度的判断仍有一定限度,特别是当钙化存在时会显著影响判断。

超声心动图。对心肌梗死或严重心肌缺血的患者超声心动图可以发现其室壁变薄、运动减弱,明确其病变的范围和性质;测量患者心功能判断病变对整体心脏功能的影响;可以诊断出冠心病的并发症状,如:室壁瘤、心包积液、室间隔穿孔等;并可对其他心绞痛的病症进行鉴别诊断,如:梗阻性肥厚性心肌病、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主动脉瓣下狭窄等,但缺点是对于安静状态下未有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无意义。

放射性核素检查。

核素心肌显像。核素随冠状动脉血流很快被正常心肌细胞所摄取静息时显像所示灌注缺损主要见于心肌梗死后瘢痕部位,运动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时,可见明显的冠状缺损、心肌缺血区。

放射性核素心腔造影。运用放射性核素进行体内红细胞标记,可得到心腔内血池显影,通过对心动周期中不同识相的显影图像分析,可测定左室射血分数及显示心肌缺血区室壁局部运动障碍。

正电子发射断层心肌显像(PET)。利用发射正电子的核素示踪剂进行心肌显像,除可判断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外,还可了解心肌的代谢情况,通过对心肌血流灌注和代谢显像匹配分析,可准确评估心肌活力。

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

用特殊形状的心导管向冠状动脉开口处注射造影剂,使冠状动脉显影来了解冠状动脉走形及管腔大小,可辨认出冠状动脉循环多级分支甚至小到0.2mm直径的全部血管,明确冠状动脉有无狭窄、狭窄的部位、程度、范围等,从而为冠心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解剖和功能资料。

冠脉内超声显像。分辨率高,图像清晰。用于检查冠脉病变,可以分辨出血管壁内、中、外层。可以评估冠脉直径、管腔面积、管壁形态及狭窄程度,有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斑块分布情况,冠脉内有无血栓及动脉内膜撕裂,为进一步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明日更新:全面了解冠心病之七:诊断标准)

(写文章不易,如果喜欢,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