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最权威 http://www.txbyjgh.com/m/01“爱向前看,恨向后看,焦虑满眼都是。”——米格恩·麦克劳林
前段时间,母亲突然住院,经过了检查发现是腔隙性脑梗以及冠心病。医生让护士给母亲输了一些丹红和氯化钠。然而,第二天,母亲突然感觉头晕难受,胸闷无比,吓得护士不敢继续输液,而几个所谓的主治医生经过探讨,很“委婉”医院,而理由就是母亲需要去做心脏造影,如果可以,最好做一个支架,医院没有这样的医疗条件。我突然感觉很焦虑,不仅仅是因为母亲的病,而且是因为医院。我突然明白,为何很多人都要在大城市买房,因为不说别的,大城市的医疗条件好很多。医院只会简单地输液,连一台中型手术都做不了。
后来,我一边带母亲治疗,一边在做出一个决定,那就是我最起码要在二线城市买一套房子。因为我在焦虑,如果父母突发疾病,可能需要好几个小时去附近的城市,而时间的耽误很多时候是致命的。可是,这件事情反而让我更加焦虑,因为我发现了一个更加残酷的事实,那就是,即便东拼西凑,我还是买不起二线城市的房子。
谈钱可能显得庸俗了一些,但是不可否认,钱,成为了我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
我有时候在自嘲,可能,我只能等八年以后,等啥时候房子像马云说的,房价成了白菜价的时候,我才能够在二线城市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但是,我能等得起,年逾花甲的父母却等不起。而且,房价到底会不会降,还是一个未知数。
02“焦虑并不可怕,但是当焦虑成为一种常态,却是可怕的。”——艾拉·维勒·威考克斯
尽管我明白,内心的焦虑并不能有助于解决麻烦,但是我还是不可避免的焦虑。我在焦虑各种事情,比如,父母年纪越来越大,我该如何让他们过得更好?我该如何给他们更好地生活条件和医疗条件?孩子也步入学龄阶段,我该如何让他接受更好地教育?我是否应该用中国式传统教育来培养他?很多地方需要用钱,我该如何挣到更多的钱?所有的一切,都让我焦虑。而更让我担忧的是,焦虑已经成为我的常态。
实际上,我所面对的焦虑并不是一个个例,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焦虑,当然,焦虑的原因可能类似或者完全不同。在中国,焦虑是抑郁症的主要病因,而抑郁也成为主要的精神疾病。很多时候,可能数据更加具有说服力,而中国抑郁症人数已经超过一亿,也就是说,每十五个人,就有一个人患有抑郁症。而这种焦虑和抑郁更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最可怕的是,中国抑郁症患者越来越低龄化,并且每年都有近一百万人因为抑郁症而选择自杀。但是一个令人更加担忧的事实是,中国更加重视物理疾病的治疗,而忽视了精神疾病的防治。不仅在中国,在欧美国家,焦虑和抑郁和非常严重,并被称作“蓝色隐忧”,被很多国家高度重视。
03“再多的焦虑也改变不了未来,再多的后悔也改变不了过去。”——凯伦·莎尔曼森
除了人力不可为的自然影响比如生死,天灾等之外,“工作”,“买房”,“婚姻”,“子女教育”,“看病”已经成为让中年人焦虑的五大因素。
相信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感觉,那就是,“”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工资却始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不光腰包越来越瘪,头发也越来越少。就业压力让我们焦虑,长时间不等价的工作让我们焦虑,领导的不重视让我们焦虑……
买房更加让我们焦虑,一直以来,房价直线蹿升,居高不下,让当下很多年轻人变得焦虑。我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太原小店地区房价仅仅元/m2的均价,而年的时候房价超过元/m2,而基本上,一套普通的两室一厅都在上百万。对于农民家庭和工薪阶层来说,买房难如登天。我曾经算过一笔账,假如我按照月薪元算,抛弃日常开销比如衣食住行,人情礼往,每个月我能够攒元,一年元,我需要42年才能买起房子。可能,42年之后,房子会远远不止一百万了。当然,很多人可能会选择首付按揭的方式,那么,可能要做一辈子房奴,可能一辈子被焦虑困扰。
结婚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然而,单身让我们焦虑,婚姻也让我们焦虑。单身的人需要每天被家里人催婚,而中国男女比例的失调最终结果是,中国不可避免会出现最少三千万单身男士,尤其是当更多优质女性选择成为“不婚族”,这个人数还会上升。即便选择结婚,也会让我们焦虑不堪,以我的家乡为例,彩礼钱10万,很多时候需要买房买车,加上结婚当天的开销,五六十万是最起码的。即便有部分人遇到了心地不错的丈母娘,不需要买房,但是,最起码要有一辆车,连上彩礼钱,最起码二十万起。而婚后的婆媳矛盾,各种生活压力,“柴米油盐,衣食住行”等烦恼,可能会让你更加焦虑。而“贫贱夫妻百事哀”,缺钱更容易激发家庭矛盾,加重焦虑情绪。
子女教育也是一个让中年人焦虑的话题。中国父母都有“望子*,望女成凤”的情结,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这就导致父母对孩子的成长很焦虑,他们想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在最优质的环境中长大。孩子的身体健康,心理将康,都牵挂着所有父母的心。可能,很多父母都会焦虑,因为孩子的一举一动而牵肠挂肚。孩子学习不好,父母会焦虑;孩子生病,父母会焦虑;孩子不学好,父母也会焦虑……可能,这种焦虑会伴随父母一生。
看病难一直是国家